鳴雞一聲唱,汗漫東皋上。
出自現(xiàn)代毛{1-1}澤{1*1}東《五古》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來。愁殺芳年友,悲嘆有余哀。
衡陽雁聲徹,湘濱春溜回。感物念所歡,躑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涔淚侵雙題。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養(yǎng)游,零落匪所思。永訣從今始,午夜驚鳴雞。
鳴雞一聲唱,汗漫東皋上。冉冉望君來,握手珠眶漲。
關(guān)山蹇驥足,飛飆拂靈帳,我懷郁如楚,放歌依列嶂。
注釋參考
鳴雞
啼鳴的雄雞;雄雞啼鳴。 漢 張衡 《西京賦》:“右有 隴坻 之隘,隔閡華戎, 岐 、 梁 、 汧 、 雍 , 陳寶 鳴雞在焉?!?唐 韓偓 《故都》詩:“掩鼻計成終不覺, 馮驩 無路斅鳴雞。” 明 劉基 《無寐》詩:“夜長無寐待鳴雞,及至雞鳴夢卻迷?!?/p>
汗漫
(1).廣大,漫無邊際?!痘茨献印m真訓(xùn)》:“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軍和東坡》詞:“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漢口后湖詩》:“后湖汗漫無際,賊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高誘 注:“汗漫,不可知之也?!焙蟾綍橄扇说拿帧?晉 張協(xié) 《七命》:“過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跡?!?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愿接 盧遨 游太清?!?/p>
(3).漫無標準;不著邊際。《新唐書·選舉志上》:“因以謂按其聲病,可以為有司之責,捨是則汗漫而無所守。”《金史·高汝礪傳》:“內(nèi)外百官所司不同,比應(yīng)詔言事者不啻千數(shù),俱不達各司利害,汗漫陳説,莫能詳盡。” 明 胡道 《<歸田詩話>序》:“﹝ 瞿佑 ﹞著《詩話》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揚可法之旨,非汗漫無稽之詞?!?魯迅 《熱風·估<學衡>》:“所以‘弁言’就是序,異于‘雜志邇例’的宣言,并為一談,太汗漫了。”
(4).形容漫游之遠。 唐 陳陶 《謫仙吟贈趙道士》:“汗漫東游黃鶴雛, 縉云 仙子住清都?!?明 張煌言 《冬懷》詩之八:“萬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長劍總蹣跚?!?清 戴名世 《種樹說》:“顧種樹又無其資,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郁達夫 《迷羊》一:“在湖亭里蟄居了幾天,我就開始作汗漫的閑行。”參見“ 汗漫游 ”。
東皋
水邊向陽高地。也泛指田園、原野。 三國 魏 阮籍 《辭蔣太尉辟命奏記》:“方將耕於東皋之陽,輸黍稷之稅,以避當涂者之路。”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宋 范仲淹 《太子中舍致仕范府君墓志銘》:“以東皋所入,日為雞黍之具,故貧而常樂?!?明 王錂 《春蕪記·宸游》:“見山川掩映,東皋麗日明,到處香車簇擁?!?/p>
毛{1-1}澤{1*1}東名句,五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