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韋應(yīng)物《漢武帝雜歌三首》
漢武好神仙,黃金作臺與天近。王母摘桃海上還,
感之西過聊問訊。欲來不來夜未央,殿前青鳥先回翔。
綠鬢縈云裾曳霧,雙節(jié)飄飖下仙步。白日分明到世間,
碧空何處來時路。玉盤捧桃將獻君,踟躕未去留彩云。
海水桑田幾翻覆,中間此桃四五熟??蓱z穆滿瑤池燕,
正值花開不得薦。花開子熟安可期,邂逅能當漢武時。
顏如芳華潔如玉,心念我皇多嗜欲。雖留桃核桃有靈,
人間糞土種不生。由來在道豈在藥,徒勞方士海上行。
掩扇一言相謝去,如煙非煙不知處。
金莖孤峙兮凌紫煙,漢宮美人望杳然。通天臺上月初出,
承露盤中珠正圓。珠可飲,壽可永。武皇南面曙欲分,從空
下來玉杯冷。世間彩翠亦作囊,八月一日仙人方。仙方稱上
藥,靜者服之常綽約。柏梁沉飲自傷神,猶聞駐顏七十春。
乃知甘醲皆是腐腸物,獨有淡泊之水能益人。千載金盤竟何
處,當時鑄金恐不固。蔓草生來春復(fù)秋,碧天何言空墜露。
漢天子,觀風(fēng)自南國。浮舟大江屹不前,
蛟龍索斗風(fēng)波黑。春秋方壯雄武才,彎弧叱浪連山開。
愕然觀者千萬眾,舉麾齊呼一矢中。死蛟浮出不復(fù)靈,
舳艫千里江水清。鼓鼙馀響數(shù)日在,天吳深入魚鱉驚。
左有佽飛落霜翮,右有孤兒貫犀革。何為臨深親射蛟,
示威以奪諸侯魄。威可畏,皇可尊。平田校獵書猶陳,
此日從臣何不言。獨有威聲振千古,君不見后嗣尊為武。
注釋參考
云裾
(1).狀如衣襟的云片。 南朝 梁 王揖 《在齊答弟寂》詩之四:“云裾納月,霜帶含飆?!?宋 吳潛 《寶鼎現(xiàn)·和韻己未元夕》詞:“晚風(fēng)微動,浄掃天際,云裾霞綺。將海外、銀蟾推上,相映華燈輝萬砌。”
(2).輕柔飄動如云的衣襟。 宋 陳著 《柳梢青·壽吳竹溪內(nèi)》詞:“縹緲瑤城??颓榇盒。痉趾p。霞佩云裾,步聯(lián) 西母 ,笑倚 飛瓊 ?!?元 何中 《漢宮春》詩:“君不見 漢 宮六六多佳麗,露花半染云裾翠?!?/p>
(3).借指美女或仙女。 金 元好問 《芳華怨》詩:“金縷盤雙帶,云裾踏雁沙?!?/p>
雙節(jié)
(1). 唐 代節(jié)度領(lǐng)刺史者出行時的儀仗。《新唐書·車服志》:“旌以絳帛五丈,粉畫虎,有銅龍一,首纏緋幡,紫縑為袋,油囊為表。節(jié),懸畫木盤三,相去數(shù)寸,隅垂赤麻,餘與旌同?!薄缎绿茣ぐ俟僦舅摹罚骸肮?jié)度使掌總軍旅,顓誅殺。初授,具帑抹兵仗詣兵部辭見,觀察使亦如之。辭日,賜雙旌雙節(jié)?!?/p>
(2).泛指高官或神仙之儀仗。 唐 韓翃 《送高員外赴溜青使幕》詩:“人趨雙節(jié)近,馬遞百花歸?!?唐 韋應(yīng)物 《漢武帝雜歌》之一:“緑鬢縈云裾曳露,雙節(jié)飄颻下仙步?!?唐 王建 《寄賀田侍中東平功成》詩:“ 唐 史頭上功第一,春風(fēng)雙節(jié)好朝天?!?/p>
飄飖
(1).風(fēng)吹貌。《文選·班彪<北征賦>》:“風(fēng)猋發(fā)以飄颻兮,谷水漼以揚波?!?劉良 注:“飄颻,風(fēng)馳皃?!?晉 傅玄 《雜詩》:“清風(fēng)何飄颻,微月出西方?!?明 何景明 《落葉哀蟬曲》:“涼風(fēng)飄颻兮吹玉階,秋葉颯兮鳴蟬哀。”
(2).飄蕩;飛揚。 漢 邊讓 《章華臺賦》:“羅衣飄颻,組綺繽紛。” 唐 武元衡 《寓興呈崔員外諸公》詩:“三月楊花飛滿空,飄颻十里雪如風(fēng)?!薄都t樓夢》第二七回:“滿園里綉帶飄颻,花枝招展?!?/p>
(3).形容動蕩、起伏。 晉 陶潛 《閑情賦》:“思宵夢以從之,神飄颻而不安。” 唐 歐陽詹 《二公亭記》:“又釣人飄颻於左右,游禽出沒乎前后?!薄睹魇贰び嵬ê鳌罚骸坝许暎劾@敵艦出,飄颻若游龍?!?/p>
(4).搖動;晃動。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所餘十九齒,飄颻盡浮危?!薄段饔斡洝返谄咂呋兀骸癌z 行者 ﹞即抽身跳在寶殿尋時,忽見光彩飄颻。”
(5).飛翔貌。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十:“焉得凌霄翼,飄颻登云湄?!?唐 元友直 《小苑春望宮池柳色》詩:“繼續(xù)游蜂聚,飄颻戲蝶輕?!?宋 歐陽修 范仲淹 等《鶴聯(lián)句》:“頡頏紫霄垠,飄颻滄浪潯?!?/p>
(6).形容舉止輕盈、灑脫。 唐 柳泌 《玉清行》:“照徹圣姿嚴,飄颻神步徐?!?明 梁辰魚 《好事近·寄懷》套曲:“花館貯多嬌,冠當筵風(fēng)度飄颻,纖歌飛處,柳外乳鶯春曉。” 明 無名氏 《贈書記·掃塋遘俠》:“看他豐姿出羣,飄颻韻生,我琳瑯觸目今何幸。”
(7).流落;飄泊?!度龂尽な裰尽りP(guān)羽傳》“共至 夏口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隱 《蜀記》:“ 羽 勸 備 殺公, 備 不從。及至 夏口 ,飄颻 江 渚, 羽 怒曰:‘往日獵中,若從 羽 言,可無今日之困?!?南朝 宋 鮑照 《代櫂歌行》:“羈客離嬰時,飄颻無定所。” 明 陸采 《明珠記·煎茶》:“郎年少,自分離;孤身何處飄颻。”
(8).形容馳思高遠。 晉 葛洪 《抱樸子·辭義》:“夫文章之體,尤難詳賞……明飄颻之細巧,蔽於沉深之弘邃也?!?唐 韋應(yīng)物 《橫吹曲辭·長安道》:“麗人綺閣情飄颻,頭上鴛釵雙翠翹。” 清 劉大櫆 《海門鮑君墓志銘》:“蓋君之天才鴻麗,山峙泉涌,放恣飄颻,極馳騖之能,不勞紀律部伍,而自中於法度。”
(9).遙遠貌。 南朝 梁 庾肩吾 《經(jīng)陳思王墓詩》:“飄颻 河 朔遠,颭飇颶風(fēng)鳴?!?唐 高適 《燕歌行》:“邊庭飄颻那可度,絶域蒼茫無所有?!?/p>
(10).指縹渺貌。 唐 韋應(yīng)物 《燕李錄事》詩:“近臣零落今誰在,仙駕飄颻不可期。”
仙步
(1).仙人輕盈的步履。 晉 何劭 《雜詩》:“心虛體自輕,飄颻若仙步?!?/p>
(2).借稱貴人的步子。 唐 杜審言 《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詩之三:“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p>
韋應(yīng)物名句,漢武帝雜歌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