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張九齡《南陽道中作》:
登郢屬歲陰,及宛懵所適。
復聞東漢主,遣此南都跡。
佳氣藹厥初,霸圖紛在昔。
茲邦稱貴近,與世嘗薰赫。
遭遇感風云,變衰空草澤。
不識鄧公樹,猶傳陰后石。
驅(qū)馬歷闉闍,荊榛翳阡陌。
事去物無象,感來心不懌。
懷古對窮秋,興言傷遠客。
眇默遵岐路,辛勤弊行役。
云雁號相呼,林麇走自索。
顧憶徇書劍,未嘗安枕席。
豈暇墨突黔,空持遼豕白。
迷復期非遠,歸歟賞農(nóng)隙。
注釋參考
東漢
朝代名。自 漢 光武帝 劉秀 建武 元年(公元25年)起至 漢 獻帝 劉協(xié) 延康 元年(公元220年)止,共歷十二帝。因所都 洛陽 ,在 漢 舊都 長安 (今 陜西 西安市 )之東,故稱 東漢 ,也稱 后漢 。
南都
(1).地名。 東漢 光武帝 的故鄉(xiāng)在 南陽郡 ,郡治 宛 在京都 洛陽 之南,因稱 宛 為 南都 。在今 河南省 南陽市 。 漢 張衡 有《南都賦》, 李善 注引 摯虞 曰:“ 南陽郡 ,治 宛 ,在京之南,故曰 南都 。” 唐 李白 《南都行》:“ 南都 信佳麗, 武闕 橫西關(guān)?!?/p>
(2). 明 人稱 南京 為 南都 。如 吳應箕 記 南京 召試事,書名為《南都應試記》。 清 顧炎武 《贈于副將元剴》詩:“乍領(lǐng)射聲兵, 南都 已淪傾?!?/p>
張九齡名句,南陽道中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