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程不自勉,九十半百里
出自宋代胡寅《示龍王長老法贊用舊韻先公佳城與寺相直》:
堂堂感麟翁,耿耿跨箕尾。
已垂百世芳,何用東山起。
平和夢奠處,郁郁佳城啟。
禪枝附奕葉,魚粥常千指。
老龍臥頹波,秀木森嶷峙。
堆螺沃黛山,瀉玉摐金水。
上人一錫拄,心寂倦他徙。
我亦希子文,仕已忘慍喜。
時來語道要,中立旁不倚。
而君樂幻空,說定不說止。
永懷先覺人,愧發(fā)汗流泚。
彝倫出筆削,一是無彼此。
修程不自勉,九十半百里。
相彼齅世芬,所向輒搖弭。
未知吾相馬,異質(zhì)遺毛齒。
更須求真龍,萬古資一洗。
注釋參考
自勉
自己勉勵自己?!肚f子·天運》:“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薄侗笔贰ば涟簜鳌罚骸叭舨皇滤拐Z,何以成名,各宜自勉,克成令譽?!?明 方孝孺 《贈王仲縉序》:“以斯説使 仲縉 知為學(xué)之足恃而益思自勉?!?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譯文>復(fù)刊詞》:“我們知道感謝,我們知道自勉?!?/p>
十半
十分之五,一半?!稘h書·枚乘傳》:“今大王還兵疾歸,尚得十半。不然……大王雖欲反都,亦不得已?!?顏師古 注:“十分之中可冀五分無患,故云尚得十半?!?/p>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兑住ふ稹罚骸罢痼@百里,不喪匕鬯?!薄对姟ご笱拧どH帷罚骸熬S此圣人,瞻言百里?!薄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茍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p>
(2).古時諸侯封地范圍?!睹献印とf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焙笥靡苑Q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睹献印す珜O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薄盾髯印ぶ倌帷罚骸肮噬朴弥瑒t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p>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chǎn)之惠,賜命方伯,分 陜 餘慶?!?晉 陶潛 《酬丁柴?!吩姡骸氨彼韭敚萦诎倮?。”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p>
(5).借指縣令?!逗鬂h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注:“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xué)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茍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p>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p>
(7).復(fù)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胡寅名句,示龍王長老法贊用舊韻先公佳城與寺相直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