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再和宿囊山三首》:
未能蔥嶺從初祖,也不蓬萊訪洞賓。
煎鳳髓須還此老,執(zhí)牛耳更屬何人。
笈儲丹藥堤防病,案設圖書粉飾貧。
老覺為僧差省事,韓公何必強冠巾。
注釋參考
鳳髓
(1).鳳凰的骨髓。借為燭油的美稱。 唐 李咸用 《富貴曲》:“活花起舞夜春來,蠟焰煌煌天日在。雪暖瑤杯鳳髓融,紅拖象筯猩唇細?!?五代 和凝 《宮詞》之十四:“蘭燭時將鳳髓添,寒星遙映夜光簾。”
(2).比喻珍奇美味。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三》:“龍肝鳳髓,豹胎麟脯,世不可得,徒寓言耳?!?/p>
(3).茶名。 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之四七:“嘉魚貢自 黑龍江 ,西域蒲萄酒更良,南土至奇夸鳳髓,北陲異品是黃羊?!弊宰ⅲ骸傍P髓,茶名?!?/p>
執(zhí)牛耳
執(zhí)牛耳 (zhí niú ěr) 古代歃血為盟,盟主親手割牛耳取血,所以用“執(zhí)牛耳”指盟主 be the acknowledged leader 諸侯盟,誰執(zhí)牛耳?——《左傳·哀公十七年》 泛指居領導地位 occupy a leading position 成語解釋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國的代表拿著盛牛耳朵的盤子。故稱主盟國為執(zhí)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權(quán)威的地位。執(zhí)牛耳出處《左傳·哀公十七年》:“諸侯盟,誰執(zhí)牛耳?”劉克莊名句,再和宿囊山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默往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