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姚寬《西湖醉歸作》:
涌金門外看春色,水流不盡花枝碧。
一番洗雨一番風,墮蕊零紅收不得。
蜜房羽客尋芳歇,蝶翅粉盡金翠滅。
云昏草暖天亦迷,日暮楊花散成雪。
傾城一醉爭狂蕩,踏歌相攜大堤上。
湘妃有意解明璫,桃葉竟誰迎兩槳。
東君無情北人去,脈脈那由話衷素。
歸來簾幕護殘燈,一夢閑階月如霧。
注釋參考
湘妃
舜 二妃 娥皇 、 女英 。相傳二妃沒于 湘水 ,遂為 湘水 之神。 北周 庾信 《拓跋競夫人尉遲氏墓志銘》:“西臨 織女 之廟,南望 湘妃 之墳?!?唐 岑參 《秋夕聽羅山ren{1~1}彈三峽流泉》詩:“ 楚 客腸欲斷, 湘妃 淚斑斑?!?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泛湘江》詞:“ 湘妃 起舞一笑,撫瑟奏清商?!?清 劉鶚 《<老殘游記>自敘》:“城崩 杞 婦之哭,竹染 湘妃 之淚,此有力類之哭泣也?!?/p>
有意
有意 (yǒuyì) 故意 purposely;deliberately 有意舉行一次化裝舞會 有心思 have a mind to;be disposed to 有意幫忙解明
(1).曉悟聰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劉令言 始入 洛 ,見諸名士而嘆曰:‘ 王夷甫 太解明?!?/p>
(2).解釋;闡明。 明 李贄 《與友人書》:“ 文王 因象以設卦,因卦以立爻,而夫子為之傳,直取本卦爻之象而敷衍之,即所繫之辭而解明之,極易看,亦極難看。” 魯迅 《二心集·<藝術論>譯本序》:“ 蒲力汗諾夫 在這里,卻將這作為重要的藝術生產的問題,解明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以及階級間的矛盾?!?/p>
桃葉
(1). 晉 王獻之 愛妾名?!稑犯娂で迳糖o二·桃葉歌》 郭茂倩 解題引《古今樂錄》:“ 桃葉 , 子敬 妾名…… 子敬 , 獻之 字也?!?宋 張敦頤 《六朝事跡·桃葉渡》:“ 桃葉 者, 王獻之 愛妾名也;其妹曰 桃根 ?!?/p>
(2).借指愛妾或所愛戀的女子。 唐 皇甫松 《江上送別》詩:“隔筵 桃葉 泣,吹管杏花飄?!?宋 周邦彥 《三部樂·梅雪》詞:“倩誰摘取,寄贈情人 桃葉 ?!?清 唐孫華 《賀王冰庵太守納姬》詩之一:“許迎 桃葉 久逡巡,誰道褰幃事果真?!?/p>
(3).指《桃葉歌》。 唐 張登 《上巳泛舟得遲字》詩:“《竹枝》游女曲,《桃葉》渡江詞?!?唐 孟郊 《答晝上人止讒作》詩:“俗侶唱《桃葉》,隱仙鳴桂琴?!?寧調元 《柬蛻庵》詩:“曾因姊妹吟《桃葉》,若為芳菲惜《柳枝》?!?/p>
(4).指 桃葉渡 。 清 方回 《訪張文峙王穆如有感》詩:“卜居 桃葉 鄰秋水,貪看梅花破曉煙?!?/p>
姚寬名句,西湖醉歸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