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鼎惟說(shuō)詩(shī),桓譚不讀讖
出自唐代韓愈《同宿聯(lián)句》:
自從別君來(lái),遠(yuǎn)出遭巧譖。
——韓愈。
斑斑落春淚,浩浩浮秋浸。
——孟郊。
毛奇睹象犀,羽怪見(jiàn)鵩鴆。
——韓愈。
朝行多危棧,夜臥饒?bào)@枕。
——孟郊。
生榮今分逾,死棄昔情任。
——韓愈。
鹓行參綺陌,雞唱聞清禁。
——孟郊。
山晴指高標(biāo),槐密騖長(zhǎng)蔭。
——韓愈。
直辭一以薦,巧舌千皆{舌今}。
——孟郊。
匡鼎惟說(shuō)詩(shī),桓譚不讀讖。
——韓愈。
逸韻何嘈嗷,高名俟沽賃。
——孟郊。
紛葩歡屢填,曠朗憂早滲。
——韓愈。
為君開(kāi)酒腸,顛倒舞相飲。
——孟郊。
曦光霽曙物,景曜鑠宵祲。
——韓愈。
儒門雖大啟,奸首不敢闖。
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
——孟郊。
清琴試一揮,白鶴叫相喑。
欲知心同樂(lè),雙繭抽作纴。
——孟郊
注釋參考
匡鼎
《漢書·匡衡傳》:“諸儒為之語(yǔ)曰:‘無(wú)説《詩(shī)》, 匡 鼎來(lái); 匡 説《詩(shī)》,解人頤’。” 顏師古 注:“ 服虔 曰:‘鼎猶言當(dāng)也,若言 匡 且來(lái)也?!?應(yīng)劭 曰:‘鼎,方也?!?張晏 曰:‘ 匡衡 少時(shí)字 鼎 ,長(zhǎng)乃易字 稚圭 。世所傳 衡 與 貢禹 書,上言‘ 衡 敬報(bào)’,下言‘ 匡鼎 白’,知是字也?!?服 、 應(yīng) 二説是也。 賈誼 曰‘天子春秋鼎盛’,其義亦同,而 張氏 之説蓋穿鑿矣。假有其書,乃是后人見(jiàn)此傳云‘ 匡 鼎來(lái)’,不曉其意,妄作 衡 書云‘鼎白’耳。字以表德,豈人之所自稱乎?今有《西京雜記》者,其書淺俗,出於里巷,多有妄説,乃云 匡衡 小名 鼎 ,蓋絶知者之聽(tīng)?!焙笫蓝鄰?張晏 和《西京雜記》之說(shuō),以“匡鼎”為 匡衡 。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懇諫留 匡鼎 ,諸儒引 服虔 ?!?金 元好問(wèn) 《喜李彥深過(guò)聊城》詩(shī):“言《詩(shī)》 匡鼎 功名薄,去國(guó) 虞翻 骨相屯。” 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上》:“ 匡鼎 以説《詩(shī)》名, 許 君以《説文》著,凡此之屬,不絶於史,則又流入傳記矣?!?/p>
韓愈名句,同宿聯(lián)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