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憐父子為知己,時把文章得細論
出自宋代樓鑰《謝景英送鄭景元篇末見屬次韻》:
張羅清似翟公門,門外都無野雀喧。
可但風(fēng)流追鮑謝,直教高論到羲軒。
絕憐父子為知己,時把文章得細論。
個里是非何足較,乍賢乍佞一王尊。
注釋參考
父子
父子 (fù-zǐ) 父親和兒子,古時也指叔侄 father and son知己
知己 (zhījǐ) 了解、賞識自己 know oneself 親密的朋友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無知己?!啤?高適《別董大》 彼此相互了解而關(guān)系密切的 bosom 知己話文章
文章 (wénzhāng) 原指文辭,現(xiàn)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article;essay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泛指著作 literary works;writings 為文章?!啤?柳宗元《柳河?xùn)|集》 每為文章。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hidden meaning 話里有文章 事情;程序 thing;program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細論
詳論。 宋 范成大 《謁南岳》詩:“奇事不勝紀(jì),重游當(dāng)細論?!?/p>
樓鑰名句,謝景英送鄭景元篇末見屬次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