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劉辰翁《鷓鴣天》
白發(fā)平津起褎然。燕飛定遠望生還。世間最有團欒樂,又是平平過一年。銀信近,玉鞭先。東來西去爵銜鱔。人生有命遲遲好,且喜稱觴壽母前。
注釋參考
白發(fā)
白發(fā) (báifà) 白頭發(fā) white hair 白發(fā)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平津
(1).坦途;大道。 晉 陶潛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詩:“平津茍不由,棲遲詎為拙?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 唐 曇翼 《招隱》詩:“連峯數(shù)千里,修林帶平津。”
(2).古地名。 漢 時為 平津邑 , 武帝 封丞相 公孫弘 為 平津侯 ,即此。后多用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級官僚。 前蜀 貫休 《酬韋相公見寄》詩:“空諷 平津 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門么?” 宋 歐陽修 《寄題相州榮歸堂》詩:“不須授簡樽前客,好學 平津 自有文?!?清 吳偉業(yè) 《東萊行》詩:“侍中叩閣數(shù)彊諫,上書對仗彈 平津 ?!?/p>
(3).舊時 北平 (今 北京 、 天津 )的并稱。 茅盾 《歡迎古物》:“ 平 津 尚未陷落,而古物已經裝箱待運?!?/p>
褎然
亦作“裒然”。1.枝葉漸長貌。 唐 皮日休 《茶中雜詠·茶筍》:“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巖洞?!?/p>
(2).杰出貌。 唐 黃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覺大師碑銘》:“至 宣宗皇帝 之復其道也,涅而不緇其身也,褎然而出,北游 吳 、 楚 、 梁 、 宋 、 燕 、 秦 ,受具足戒於 幽州 寶剎寺 。”《舊唐書·哀帝紀》:“ 輝王 祚 幼彰岐嶷,長實端良,裒然不羣,予所鐘愛?!?姚華 《論文后編·源流》:“觀乎《難蜀》、《諫獵》,何異《上林》、《封禪》,此其氣息意態(tài),皆澤于古,歌 虞 頌 魯 ,褎然《詩》、《書》之續(xù)也。”
劉辰翁名句,鷓鴣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