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徐寅《閑》
不管人間是與非,
白云流水自相依。
一瓢掛樹傲?xí)r代,
五柳種門吟落暉。
江上翠娥遺佩去,
岸邊紅袖采蓮歸。
客星辭得漢光武,
卻坐江東舊蘚磯。
注釋參考
江上
(1).江岸上?!秴问洗呵铩ぎ悓殹罚骸癌z 伍員 ﹞因如 吳 。過於 荊 ,至 江 上,欲涉?!薄妒酚洝の樽玉懔袀鳌罚骸?吳 人憐之,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南朝 宋 鮑照 《發(fā)后渚》詩:“ 江 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參 《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詩:“津頭 習(xí)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歸梁》詞:“江上花開趁蝶尋,拚買醉千金。”
(2).江面上。《史記·伍子胥列傳》:“ 伍胥 遂與 勝 獨(dú)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漁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唐 崔顥 《黃鶴樓》詩:“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 江 上使人愁?!?宋 蘇軾 《江神子·江景》:“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fēng) 江 上灑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蘇轍 《初發(fā)嘉山》詩:“洗硯去殘墨,遍水如黑霧。至今江上魚,頂有遺墨處。”
翠娥
指美女。 唐 李白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詩:“翠娥嬋娟初月暉,美人更唱舞羅衣?!?宋 梅堯臣 《謝永叔答述舊之作和禹玉》:“金帶繫袍迴禁署,翠娥持燭侍吟窗?!?清 孫枝蔚 《采蓮歌》:“多少游人看翠娥,船歸羞和采蓮歌?!?/p>
遺佩
亦作“ 遺珮 ”。1.丟棄佩物。語本《楚辭·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 醴 浦?!贝竸e離;分手。 南朝 齊 王融 《游仙詩》之四:“遺珮出長浦,舉袂望增城?!?唐 李群玉 《將之京國贈(zèng)薛員外》詩:“ 澧 浦一遺佩, 郢 南再悲秋?!?元 丁鶴年 《題<風(fēng)雨歸舟圖>詩》:“掛席正思遺珮浦,推篷已過濯纓亭。”
(2).相傳古代 鄭交甫 于 漢皋 遇二女,與談,二女解所佩之珠贈(zèng)之。分手時(shí)回望,二女已不見。事見 漢 劉向 《列仙傳·江妃二女》。后遂用為典實(shí)。 清 尤秉元 《芙蓉映水曲》:“遺佩飄香散作花,一枝艷質(zhì)臨江映?!?/p>
見“ 遺佩 ”。
岸邊
水邊陸地。如:“出航歸來,他將游艇系在岸邊。”
紅袖
(1).女子的紅色衣袖。 南朝 齊 王儉 《白紵辭》之二:“情發(fā)金石媚笙簧,羅袿徐轉(zhuǎn)紅袖揚(yáng)?!?唐 杜牧 《書情》詩:“摘蓮紅袖濕,窺淥翠蛾頻?!?后蜀 歐陽炯 《南鄉(xiāng)子》詞:“紅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風(fēng)相對語?!?/p>
(2).指美女。 唐 元稹 《遭風(fēng)》詩:“喚上驛亭還酩酊,兩行紅袖拂尊罍。” 元 關(guān)漢卿 《金線池》楔子:“華省芳筵不待終,忙攜紅袖去匆匆?!?清 孫枝蔚 《記夢》詩:“頭上黃金雙得勝,眼前紅袖百慇懃?!?魯迅 《且介亭雜文·憶劉半農(nóng)君》:“幾乎有一年多,他沒有消失掉從 上海 帶來的才子必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艷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給我們罵掉了。”
采蓮
即《采蓮曲》。 宋 曼殊 《漁家傲》詞:“一曲《採蓮》風(fēng)細(xì)細(xì),人未醉,鴛鴦不合驚飛起?!眳⒁姟?採蓮曲 ”。
即《採蓮曲》。 南朝 梁 何遜 《寄江州褚咨議》詩:“因君奏《采蓮》,為余吟《別鶴》?!?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詩:“露氣聞香杜,歌聲識《采蓮》?!?明 王世貞 《贈(zèng)梁公實(shí)謝病歸》詩:“《采蓮》一曲杳然去,得醉即臥清溪頭?!眳⒁姟?採蓮曲 ”。
徐寅名句,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亂踢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