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朱彝尊《洞仙歌》:
花糕九日,綴蠻王獅子。
圓菊金鈴鬢邊媚。
向閑房密約,三五須來,也不用青雀先期飛至。
恩深容易怨,釋怨成歡,濃笑懷中露深意,得個(gè)五湖船,雉婦漁師,算隨處可稱鄉(xiāng)思。
笑恁若伊借人看,留市上金錢,盡贏家計(jì)。
注釋參考
花糕
舊俗重陽節(jié)所食的一種糕餅。也稱重陽糕。 明 劉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場》:“九月九日……麪餅種棗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標(biāo)紙綵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來食花糕?!?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shí)記·花糕》:“花糕有二種:其一以糖麪為之,中夾細(xì)果,兩層三層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蒸餅之上星星然綴以棗栗,乃糕之次者也。每屆重陽,市肆間預(yù)為製造以供用。”《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轉(zhuǎn)眼之間,看看重陽節(jié)近,就要吃花糕了。”
九日
(1).九個(gè)太陽。古代神話,謂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堯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見《楚辭·招魂》、《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 三國 魏 曹植 《愁霖賦》:“攀扶桑而仰觀兮,假九日於tian{1-1}皇。” 晉 傅玄 《雜詩》:“暘谷發(fā)清曜,九日棲高枝。” 清 顧炎武 《書女媧廟》詩:“彎弓不射九日落,蒼蒼列象生毛羽?!?/p>
(2).指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端囄念惥邸肪硭囊?南朝 梁 吳均 《續(xù)齊諧記》:“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飲菊酒?!?唐 李白 《九日龍山飲》詩:“九日 龍山 飲,黃花笑逐臣。” 元 丁鶴年 《登定?;⒍咨健吩姡骸皷|海十年多契闊,西風(fēng)九日獨(dú)登臨?!?/p>
蠻王
指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首領(lǐng)。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重陽》:“又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置于糕上,謂之‘獅蠻’?!?明 徐熥 《送李太守擢憲滇南》詩:“趁墟 滇 客龍名市,納款蠻王象渡河?!?/p>
獅子
(1).猛獸名。體大雄壯,身毛呈棕黃色,尾端生叢毛。雄獅頸部有長鬣。產(chǎn)于 非洲 和 亞洲 西部。捕食羚羊、斑馬、長頸鹿等動物,吼聲很大,有“獸王”之稱。 漢 荀悅 《漢紀(jì)·武帝紀(jì)三》:“ 烏弋國 去 長安 萬五千三百里,出獅子、犀牛?!?唐 元稹 《西涼伎》詩:“獅子搖光毛彩豎,胡騰醉舞筋骨柔。”《水滸傳》第十五回:“拳打來,獅子心寒;腳踢處,蚖蛇喪膽?!?/p>
(2).指獅子補(bǔ)。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bǔ)遺·兵部·武弁僭服》:“今武弁所衣繡胸,不循欽定品級,概服獅子?!眳⒁姟?獅子補(bǔ) ”。
朱彝尊名句,洞仙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