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楊塤《郎官巖》:
碧玉莫遮千嶂石,黃金難買一溪云。
歌鐘沸地徒夸盛,爭似松風(fēng)竟夕聞。
注釋參考
歌鐘
歌鐘 (gēzhōng) 即“編鐘”,古代銅制打擊樂器 percussion instrument in ancient times 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 歌鐘也?!?宋· 蘇軾《石鐘山記》爭似
怎似。 唐 劉禹錫 《楊柳枝》詞:“城中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 宋 柳永 《慢卷紬》詞:“又爭似從前,淡淡相看,免恁牽繫。” 元 關(guān)漢卿 《金線池》楔子:“雖然故友情能密,爭似新歡興更濃。” 清 洪昇 《長生殿·密誓》:“問雙星,朝朝暮暮,爭似我和卿!”
松風(fēng)
(1).松林之風(fēng)。 南朝 宋 顏延之 《拜陵廟作》詩:“松風(fēng)遵路急,山煙冒壠生。”《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特愛松風(fēng),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唐 杜甫 《玉華宮》詩:“溪迴松風(fēng)長,蒼鼠竄古瓦。” 清 姚鼐 《題張篁村萬木奇峰圖》詩:“松風(fēng)遠自云中起,搖蕩云光山色里。” 李廣田 《記問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萬馬奔騰的向下馳去,發(fā)出嚇人的聲響,又加以松風(fēng)呼嘯,自己就像在海濤中夜行?!?/p>
(2).古琴曲《風(fēng)入松》的別稱。 唐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盤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風(fēng)》兮寂萬壑?!?宋 蘇軾 《十二琴銘·鶴歸》詩:“白鶴歸來見曾玄,《隴頭》《松風(fēng)》入朱絃。” 明 唐順之 《銅雀臺》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fēng)》。”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紙窗兒明,僧房兒雅,一椀松風(fēng)啜罷,兩箇傾心地便説知心話?!?凌景埏 校注:“松風(fēng),指茶?!?/p>
竟夕
終夜;通宵?!逗鬂h書·第五倫傳》:“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若是者,豈可謂無私乎?” 唐 李群玉 《七月十五夜看月》詩:“竟夕瞻光彩,昂頭把白醪?!?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辭院》:“小弟有許多心事,要為竟夕之談,不知可否?”
楊塤名句,郎官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