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文同《師厚還朝》:
聞公之句三十年,常恨與公不相值。
豈期今乃出門下,每一見(jiàn)公心自醉。
詞章豪蕩已難敵,辨論注射尤可畏。
諮詢故事要蔣父,講正大體須賈誼。
荊山拾玉抵乾鵲,虞坂裝鹽壓良驥。
用人最忌非所宜,愿莫使公嗟俗吏。
注釋參考
荊山
(1).山名。在今 湖北省 南漳縣 西部。 漳水 發(fā)源于此。山有 抱玉巖 ,傳為 楚 人 卞和 得璞處?!稌び碡暋罚骸皩?dǎo) 嶓冢 ,至于 荊山 ?!?孔 傳:“ 荊山 在 荊州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二》:“《禹貢》:‘ 荊 及 衡陽(yáng) 惟 荊州 ?!w即 荊山 之稱,而制州名矣。故 楚 也。”
(2).山名。在今 陜西省 富平縣 西南。相傳 禹 鑄鼎于此?!稌び碡暋罚骸皩?dǎo) 岍 及 岐 ,至于 荊山 ?!?孔穎達(dá) 疏:“《地理志》云:《禹貢》北條 荊山 在 馮翊 懷德縣 南?!薄逗鬂h書·郡國(guó)志一·馮翊》 劉昭 注引 晉 皇甫謐 《帝王世紀(jì)》:“ 禹 鑄鼎於 荊山 ,在 馮翊 懷德 之南,今其下﹝有﹞ 荊渠 也?!?/p>
(3).山名。在今 河南省 靈寶縣 閿鄉(xiāng) 南。相傳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于此。亦名 覆釜山 ?!妒酚洝し舛U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p>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懷遠(yuǎn)縣 西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淮水》:“《郡國(guó)志》曰:‘ 平阿縣 有 當(dāng)涂山 , 淮 出于 荊山 之左, 當(dāng)涂 之右,奔流二山之間,西揚(yáng)濤北注之?!薄顿Y治通鑒·后周世宗顯德四年》:“帝馳至 荊山洪 ,距 趙步 二百餘里?!?胡三省 注:“ 荊山 在 濠州 鐘離縣 西八十三里,即 梁武帝 筑堰之地,今 懷遠(yuǎn)軍 正治 荊山 ?!?/p>
乾鵲
即喜鵲。其性好晴,其聲清亮,故名。 漢 王充 《論衡·龍?zhí)摗罚骸盃鯛踔?,乾鵲知來(lái)?!薄段骶╇s記》卷三:“乾鵲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嘉。”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二:“北人喜鴉聲而惡鵲聲,南人喜鵲聲而惡鴉聲。鴉聲吉兇不常,鵲聲吉多而兇少。故俗呼喜鵲,古所謂乾鵲是也?!薄对?shī)·召南·鵲巢》“維鵲有巢” 馬瑞辰 通釋:“鵲即乾鵲,今之喜鵲也……鵲性喜晴,故名乾鵲?!币徽f(shuō),“乾”音“虔”(qián)。鵲為陽(yáng)鳥,先事物而動(dòng)應(yīng),故名。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辨誤一》:“前輩多以‘乾鵲’為‘乾’音‘干’,或以對(duì)‘濕螢’者有之。唯 王荊公 以為‘虔’字,意見(jiàn)于‘鵲之彊彊’,此甚為得理。余嘗廣之曰,乾,陽(yáng)物也。乾有剛健之意。而《易》統(tǒng)卦有云:‘鵲者,陽(yáng)鳥,先物而動(dòng),先事而應(yīng)?!痘茨献印吩?,‘乾鵲知來(lái)而不知往,此修短之分也?!允侵簟伞癁闊o(wú)義?!?/p>
良驥
駿馬,良馬?!段究澴印ぶ普劇罚骸疤煜轮T國(guó)助我戰(zhàn),猶良驥騄耳之駛,彼駑馬鬐興角逐,何能紹吾氣哉?” 唐 杜甫 《驄馬行》:“吾聞良驥老始成,此馬數(shù)年人更驚?!?清 姜埰 《和陶榮木》:“譬如駑馬,愧彼良驥。”
文同名句,師厚還朝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