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覯《送武陵令》:
之子當(dāng)為邑,吾朝信擇人。
位卑雖立事,任重合憂民。
槃瓠多遺種,桃源即近鄰。
登臨如有見,才思日應(yīng)新。
注釋參考
槃瓠
1.古神話中人名。據(jù)《后漢書·南蠻傳》、 晉 干寶 《搜神記》等書記載,遠(yuǎn)古 帝嚳 ( 高辛氏 )時,有老婦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繭。婦人盛于瓠中,覆之以槃,頃化為犬,其文五色,因名 槃瓠 。按,《玄中記》作“ 槃護 ”。后 槃瓠 助 帝嚳 取 犬戎 吳將軍 頭, 帝嚳 以少女妻之。負(fù)而走入 南山 ,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后子孫繁衍。 唐 劉知幾 《史通·斷限》:“北 貊 起自 淳維 ,南 蠻 出於 槃瓠 ?!?清 魏祝亭 《荊南苗俗記》:“ 荊南 辰州 ,與 黔 鄰界毗所,崇岡萬疊,綿亙二百餘里,中悉為 苗 窟, 苗 系出 槃瓠 ?!?/p>
2.泛指南方少數(shù)民族。 唐 陳陶 《鐘陵道中作》詩:“煙火近通 槃瓠 俗,水云深入 武陵 鄉(xiāng)?!?明 吾邱瑞 《運甓記·平蠻奏凱》:“揮戈瘴雨晴,仗劍蠻煙浄。看 槃瓠 匿跡,魍魎潛形?!?/p>
遺種
(1).傳種;繁育后代?!秶Z·越語下》:“又一年,王召 范蠡 而問焉,曰:‘吾與子謀 吳 ,子曰:未可也,今其稻蟹不遺種,其可乎?’”《后漢書·竇融傳》:“天下安危未可知, 河西 殷富,帶 河 為固, 張掖 屬國精兵萬騎,一旦緩急,杜絶 河 津,足以自守,此遺種處也?!?清 黃六鴻 《?;萑珪さ涠Y·蝗災(zāi)告城隍文》:“神其速殛之幽,毋盡傷于我黍稷,毋俾遺種于此。”
(2).指人或動植物的后代?!度龂尽侵尽ぶT葛恪傳》:“候其穀稼將熟,輒縱兵芟刈,使無遺種?!?宋 蘇轍 《葵花》詩:“浮根不任雪,採剝收遺種。”《明史·外國傳二·安南》:“明年春, 汝敬 等還, 利 復(fù)言 陳氏 無遺種,請別命?!薄段饔斡洝返诹兀骸爸两裼袀€九頭蟲滴血,是遺種也?!?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某人悚然具服曰:實與某氏有積讐,擬手刃其一門,使無遺種。”
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稱。 南朝 陳 徐陵 《山齋詩》:“桃源驚往客,鶴嶠斷來賓?!?唐 杜甫 《北征》詩:“緬思桃源內(nèi),益嘆身世拙?!?明 張煌言 《贈盧牧舟大司馬》詩:“ 并州 正有來蘇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鄒韜奮 《萍蹤憶語》二八:“他們?nèi)狈ο喈?dāng)?shù)膴蕵?,du{1-1}博也是一條出路。所以有許多都在這里面尋覓他們的桃源?!眳⒁姟?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贈長安小主人》詩:“仙路迷人應(yīng)有術(shù),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題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長恨因緣誤。”參見“ 桃源洞 ”。
(3). 宋 時 臨安縣 嘉會門 外 泠水峪 ,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稱 桃源 ,為都人游集之地。 蘇軾 《介亭餞楊杰次公》詩“丹青明滅 風(fēng)篁嶺 ,環(huán)佩空響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潛說友 《咸淳臨安志》:“ 泠水峪 在 嘉會門 外,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為城南勝概,舊呼 桃源 ,游人多集焉?!?/p>
近鄰
近鄰 (jìnlín) 位置緊靠的鄰居 close neighbor 遠(yuǎn)親不如近鄰李覯名句,送武陵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v校智慧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