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喬知之《巫山高》:
巫山十二峰,參差互隱見。
潯陽幾千里,周覽忽已遍。
想像神女姿,摘芳共珍薦。
楚云何逶迤,紅樹日蔥蒨。
楚云沒湘源,紅樹斷荊門。
郢路不可見,況復(fù)夜聞猿。
注釋參考
楚云
(1). 楚 天之云?!稌x書·天文志中》:“ 韓 云如布, 趙 云如牛, 楚 云如日,宋云如車?!?/p>
(2).比喻女子秀美的發(fā)髻。 唐 杜審言 《戲贈趙使君美人》詩:“紅粉青娥映 楚 云,桃花馬上石榴裙。” 元 喬吉 《水仙子·贈姑蘇朱阿嬌會玉真李氏樓》曲:“合歡髻子 楚 云鬆,鬭巧眉兒翠黛濃。” 明 賈仲名 《蕭淑蘭》第一折:“髩軃 楚 云鬆,嬾對粧奩?!?/p>
逶迤
逶迤 (wēiyí) 蜿蜒曲折;拐來拐去 winding;meandering 山路逶迤 匍匐逶迤?!段倪x·劉峻·廣絕交論》 逶迤退食?!逗鬂h書·楊秉傳》 五嶺逶迤騰細(xì)浪?!猰ao{1~1}澤{1*1}東《長征》紅樹
(1).盛開紅花之樹。 唐 王建 《調(diào)笑令》詞:“紅樹,紅樹,燕語鶯啼日暮?!?宋 歐陽修 《豐樂亭游春》詩:“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緑無涯?!?/p>
(2).指經(jīng)霜葉紅之樹,如楓樹等。 唐 韋應(yīng)物 《登樓》詩:“坐厭 淮南 守,秋山紅樹多。” 元 張可久 《沉醉東風(fēng)·秋夜旅思》曲:“青山去路長,紅樹西風(fēng)冷。”
蔥蒨
亦作“蔥蒨”。1.草木青翠茂盛貌。 南朝 梁 江淹 《池上酬劉記室》詩:“蔥蒨亙?nèi)A堂,葐蒀雜綺樹?!?唐 劉禹錫 《史隱亭述》:“澂明峭絶,靃靡蔥蒨?!?唐 李德裕 《金松賦》:“含春藹而蔥蒨,映夕陽而的皪?!?清 王滔 《記香港總督燕制軍東游》:“﹝想其見﹞山川之秀淑,林木之蔥蒨,必有暢然怡然,而惝然若失者?!?/p>
(2).青綠色。 南朝 梁 江淹 《顏特進(jìn)延之侍宴》詩:“青林結(jié)冥濛,丹巘被蔥蒨?!?宋 梅堯臣 《依韻和歐陽永叔同游近郊》:“ 洛水 橋邊春已回,柳條蔥蒨眼初開?!?清 李瀅 《望羅浮歌》:“蔥蒨見怪竹,吚啞聽碧鷄。”
(3).華美,艷麗。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上:“﹝ 張協(xié) ﹞詞采蔥蒨,音韻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隋宴群臣登歌》:“車旗煜爚,衣纓蔥蒨?!?唐 殷寅 《銓試后徵山別業(yè)寄源侍御》詩:“朱紱何赫赫,綉衣復(fù)蔥蒨?!?宋 周密 《臺城路》詞:“盈盈笑靨,映珠絡(luò)玲瓏,翠綃蔥蒨?!?/p>
(4).比喻才華橫溢。 明 湯顯祖 《龍沙宴作贈王翼清大憲》詩:“四明 山海 姿,公才發(fā)蔥蒨?!?/p>
喬知之名句,巫山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