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周麟之《寄伯父元舉》:
我家百笏門,族望甲鄉(xiāng)國。
堂堂六世祖,名在碧落籍。
人曰吾故侯,善政光古昔。
后裔聯(lián)簪纓,北原蔭榆柏。
里居百余年,世出二吉石。
當(dāng)時叢桂中,鳴珂動城陌。
變故忽相仍,流蕩兵火厄。
一經(jīng)焚劫余,故里半荊棘。
奔騰豺虎群,逃避天地窄。
十年湖山游,幸不死鋒鏑。
朝穿云麓青,夜釣月溪白。
間關(guān)度陽九,闔室僅安適。
遽嬰風(fēng)樹蜚呼天淚橫臆。
坡陁東龍岡,悵望隔窀穸。
故鄉(xiāng)渺歸期,異縣悲久客。
北轅吾未能,遼絕江海隔。
思我伯父賢,一別幾更歷。
寇至獨不去,巍坐空四壁。
高標(biāo)揖夷齊,九死出焚溺。
居為一鄉(xiāng)望,后學(xué)所矜式。
泮水修復(fù)初,儒盟首開席。
我獨隨負(fù)蓬,孤陋阻規(guī)益。
明年秋鴻飛,槐花動行色。
庶遂升堂拜,情話輸悃愊。
詩成喜不寐,興逐飛天翼。
注釋參考
我家
(1).稱自己。 宋 錢愐 《錢氏私志·小人》:“ 宣和 間,有 遼國 右金吾衛(wèi)上將軍 韓正 歸朝,授檢校少保節(jié)度使,對中人以上説話,即稱小人,中人以下,即稱我家?!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诙兀骸?計氏 説道:‘我家臉丑腳大,稱不起和一伙漢子打圍,躲在家中,安我過日子的分罷了。’”
(2).我們家;我家的。《漢書·霍光傳》:“丞相數(shù)言我家,獨無罪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王珣 疾,臨困,問 王武岡 曰:‘世論以我家領(lǐng)軍比誰?’”《新唐書·崔液傳》:“ 液 字 潤甫 ,尤工五言詩。 湜 嘆,因字呼曰:‘ 海子 ,我家龜龍也?!?/p>
百笏
百條(黃金)。古代官員上朝時皆手持長方形笏板,后因金條亦為長方形,故借“笏”字代“條”字,以表其量,兼狀其形。 清 姚燮 《雙鴆篇》:“夢郎三城歸,黃金百笏青騧驪?!?/p>
族望
(1).有聲望的名門大族?!段簳じ咴蕚鳌罚骸?顯祖 平 青 齊 ,徙其族望於 代 ” 唐 李商隱 《贈趙協(xié)律晳》詩:“已叨 鄒 馬 聲華末,更共 劉 盧 族望通。”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永嘉王氏子孫之多》:“ 王氏 為 永嘉 族望?!?魯迅 《墳·論“ta{1-1}媽{1-1}的!”》:“ 唐 以后,自夸族望的風(fēng)氣漸漸消除。”
(2).在宗族中的聲望?!蛾悤ぶ芊髠鳌罚骸?迪 素?zé)o簿閥,恐失眾心,倚 敷 族望,深求交結(jié)。”
鄉(xiāng)國
(1).故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吾已絶望,永辭萬民,豈料再還,重復(fù)鄉(xiāng)國?!?唐 張籍 《送新羅使》詩:“悠悠到鄉(xiāng)國,還望海西天?!薄栋籽┻z音·馬頭調(diào)·昭君出塞》:“惱恨 毛延壽 ,與你何仇將俺害,(到得此地來,)弄的俺拋離鄉(xiāng)國。”
(2).家鄉(xiāng)。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父兄不可常依,鄉(xiāng)國不可常保。” 唐 杜儼 《客中作》詩:“容顏歲歲愁邊改,鄉(xiāng)國時時夢里還?!?清 顧炎武 《吳興行贈歸高士祚明》:“三年干戈暗鄉(xiāng)國,有兄不得歸塋域。”
周麟之名句,寄伯父元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