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獬《挽吳宜徽》:
平生負(fù)高節(jié),至死寸心丹。
明主雖容進(jìn),孤臣豈易安。
神歸嵩岳黑,人哭洛川寒。
不識平津面,臨風(fēng)亦涕汍。
注釋參考
嵩岳
即 嵩山 ?!逗鬂h書·馬融傳》:“右矕 三涂 ,左概 嵩岳 。面據(jù) 衡 陰,箕背 王屋 ?!?明 謝榛 《送王侍御按河南》詩:“天連 嵩岳 寒云盡,馬渡 黃河 春草生?!?/p>
洛川
洛水 。即今 河南省 洛河 。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容與乎 陽林 ,流沔乎 洛川 。”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四:“日夕登城隅,周迴視 洛川 。” 唐 武平一 《雜曲歌辭·妾薄命》:“ 洛川 昔云遇, 高唐 今尚違?!?/p>
鄭獬名句,挽吳宜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