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馮必大《詠史》:
亭長何曾識帝王,入關便解約三章。
只消一勺清冷水,冷卻秦鍋百沸湯。
注釋參考
亭長
(1). 戰(zhàn)國 時,國與國之間為防御敵人,在邊境上設亭,置亭長。 秦 漢 時在鄉(xiāng)村每十里設一亭,置亭長,掌治安,捕盜賊,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滿的人充任。此外設于城內和城廂的稱“都亭”,設于城門的稱“門亭”,亦設亭長,職責同上。 東漢 后漸廢。《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 ﹞為 泗水 亭長?!?張守節(jié) 正義:“ 秦 法,十里一亭,十亭一鄉(xiāng)。亭長,主亭之吏?!?/p>
(2). 唐 代尚書省各部在都事、主事之下設亭長,掌省門開閉和通傳等事務。 宋 馬永卿 《嬾真子》卷一:“ 唐 祕書省吏凡六十七人,典書四人,楷書十人,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亭長六人……世但知鄉(xiāng)村之吏謂之亭長,殊不知 唐 諸司多有之。尚書省,《志》云:以亭長啟閉傳禁約。則知三省亦有也?!?/p>
何曾
何曾 (hécéng) 反問表示未曾 never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會成為總統(tǒng)?帝王
帝王 (dìwáng) 帝國的君主或最高統(tǒng)治者,實行終身制和世襲制 emperor 昔人愿世世無生帝王家?!濉?黃宗羲《原君》解約
解約 (jiěyuē) 取消一個契約 rescind a contract;cancel a contract;terminate an agreement三章
(1).三條法律。 漢高祖 劉邦 率兵進入 咸陽 時,與父老約法三章:sha{1-1}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見《史記·高祖本紀》。 明 王象春 《書項王廟壁》詩:“三章既沛 秦川 雨,入關又縱 阿房 炬?!?清 蔣業(yè)晉 《徙兵行》:“重臣遙遙仗節(jié)鉞,撫循備至逾三章?!?/p>
(2).泛指簡單明確的法律或規(guī)章?!赌鲜贰ぴ簜鳌罚骸澳獓牢灞凫睹骶?,峻三章於圣主之日?!?/p>
馮必大名句,詠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