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讀書屋,乃為劫火焚
出自宋代方逢辰《和僉事夾谷之寄韻》:
夫子說周易,肇開太極分。
及乎作春秋,下逮西狩麟。
混辟至決裂,堅冰致習(xí)馴。
三皇何皞皞,五帝何紛紛。
卓哉洙泗翁,道大孤無鄰。
于是作六經(jīng),以救萬世人。
孟氏辨義利,戰(zhàn)國駭所聞。
不肯為老聃,和光同其塵。
人不識四端,豈知有君親。
孔孟作日月,然后夜向晨。
天高與地下,中立師與君。
師以扶網(wǎng)常,君以治廣輪。
廉恥甚鈇鉞,禮教威斧斤。
自古立宇宙,以道為精神。
清溪斗大邑,土瘠民甚貧。
虎豺方恣睢,骃騏忽諏詢。
痛民若赤子,禮士如上賓。
簟瓢在陋巷,窮則獨善身。
家有讀書屋,乃為劫火焚。
仁人忽行惻,仲氏敢具陳。
公肯挈墜道,天未亡斯文。
移檄作主宰,歌詩示恩勤。
弦歌已久廢,簡陋尚可因。
祠堂儼遺像,生徒招驚麕。
戶內(nèi)有洙泗,山中見華勛。
光霽挹茂叔,粹盎師伯淳。
體用契忠恕,恭安想天申。
仰師千載上,興起三代民。
剝窮果不食,貞下元又春。
太極在何處,青歸燒痕新。
注釋參考
讀書
讀書 (dúshū) 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read 正式學(xué)習(xí)一個科目或課程 study 她讀書很用功劫火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1.佛教語。謂壞劫之末所起的大火?!度释踅?jīng)》:“劫火洞然,大千俱壞?!?唐 張喬 《興善寺貝多樹》詩:“永共 終南 在,應(yīng)隨劫火燒。” 宋 李綱 《次韻丹霞錄示羅疇老唱和詩》:“刧火洞燒時,自有安身處?!?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附錄《晉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還隨刦火煙。” 清 龔自珍 《懺心》詩:“佛言刼火遇皆銷,何物千年怒若潮?”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釋子又常謂 東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p>
(2).借指兵火。 清 顧炎武 《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詩:“ 康 昭 二明樓,并遭劫火亡?!?清 納蘭性德 《南歌子·古戍》詞:“何年劫火賸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 龍堆 ?!?/p>
方逢辰名句,和僉事夾谷之寄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