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道從來高勇退,君詩況自恥嗟來
出自宋代徐瑞《仲退示芳洲半居律詩三首并示和章次韻芳洲一》:
契闊難逢笑口開,溪云山雨首頻回。
未能千橘為身計,尚笑三槐待子栽。
我道從來高勇退,君詩況自恥嗟來。
有新可養(yǎng)人生樂,拚取馀年學(xué)老萊。
注釋參考
從來
從來 (cónglái)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xiàn)在一直是那樣 always;all along 從來如此勇退
勇于隱退;見機(jī)急退。 晉 謝瞻 《于安城答靈運》詩:“歲寒霜雪嚴(yán),過半路愈峻。量己畏友朋,勇退不敢進(jìn)。” 唐 權(quán)德輿 《寄臨??ご薹a璋》詩:“志士誠勇退,鄙夫自包羞?!?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賣餅翁》:“君于名場中,官可二品。唯躁進(jìn)二字不可犯,勇退二字不可忘?!?/p>
嗟來
(1).嘆詞。來,語助。《莊子·大宗師》:“嗟來 桑戶 乎!嗟來 桑戶 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猶為人猗!”
(2).“嗟來之食”的略語。 漢 桓寬 《鹽鐵論·孝養(yǎng)》:“夫嗟來而招之,投而與之,乞者猶不取也。” 晉 陶潛 《有會而作》詩:“嗟來何足吝,徒?jīng)]空自遺?!?明 馮夢龍 《智囊補(bǔ)·閨智·樂羊子妻》:“志士不飲 盜泉 ,廉士不食嗟來,況拾遺金乎!”參見“ 嗟來之食 ”。
徐瑞名句,仲退示芳洲半居律詩三首并示和章次韻芳洲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