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非字義,綺語道之疵
出自宋代劉翼《題簡上人西亭詩文后》:
真如非字義,綺語道之疵。
未見西亭作,長為北磵欺。
晚因僧媚遠,初實客從曦。
多少才名士,沉淪世不知。
注釋參考
真如
佛教語。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譯。謂永恒存在的實體、實性,亦即宇宙萬有的本體。與實相、法界等同義。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謝敕賚制旨大集經(jīng)講疏啟》:“同真如而無盡,與日月而俱懸。”《成唯識論》卷九:“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明 屠隆 《曇花記·西游凈土》:“霞幢被,寶座趺,靈光隨處現(xiàn)真如?!薄都t樓夢》第八七回:“屏息垂簾,跏趺坐下,斷除妄想,趨向真如。” 范文瀾 《唐代佛數(shù)·佛教各派》:“事物生滅變化,都不離真如。故真如即萬法(事物),萬法即真如。真如與萬法,無礙融通?!?/p>
字義
字詞的意義。《魏書·儒林傳·孫惠蔚》:“今求令四門博士及在京儒生四十人,在祕書省專精校考,參定字義?!?唐 陳夷行 《<九經(jīng)字樣>奏狀牒文》:“或經(jīng)典相承,與字義不同者,具引文以注解?!薄抖膛陌阁@奇》卷二十:“ 商 妾頗認得字義,見了府牒,不敢不信?!?/p>
綺語
(1).佛教語。涉及閨門、ai{1*1}欲等華艷辭藻及一切雜穢語。十善戒中列為四口業(yè)之一。 南朝 梁武帝 《答<菩提樹頌>手敕》:“但所言國美,皆非事實,不無綺語過也?!薄斗ㄔ分榱帧肪戆税艘冻蓪嵳摗罚骸半m是實語,以非時故,即名綺語?;蚴菚r以隨順衰惱無利益故,或雖利益,以言無本,義理不次,惱心説故,皆名綺語?!?/p>
(2).指纖婉言情之辭。 清 李漁 《憐香伴·香詠》:“貧尼少時也學拈毫,自摩頂以來,十年不作綺語了?!?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近人為詞,習綺語者,託言 溫 韋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程》四:“或是竟順流忘反,成綺語淫話的爛小說生涯?!?/p>
(3).華美的語句。 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lián)句》:“綺語洗晴雪,嬌辭哢雛鸎?!?宋 蘇軾 《登州海市》詩:“新詩綺語亦安用,相與變滅隨東風?!?徐特立 《國文教授之研究》第二章:“綺語:意義藴藉或新奇,讀之有餘味者。詩歌等文用之,小學教科書選用宜極少?!?/p>
劉翼名句,題簡上人西亭詩文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