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宗杲《僧鶚禪人救贊》:
這漢一生空倔強,偏向人前放軟頑。
涅槃路上栽荊棘,解脫門前緊著關(guān)。
不別法身三種病,豈識楞嚴(yán)義八還。
謾把少林無孔笛,等閑吹過汨羅灣。
注釋參考
法身
(1).佛教語。梵語意譯。謂證得清凈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胺ㄉ怼辈簧粶纾瑹o形而隨處現(xiàn)形,也稱為佛身。各乘諸宗所說不一。《大般泥洹經(jīng)·如來性品》:“知如來法身,長存不變易?!?隋 慧遠(yuǎn) 《大乘義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兩義: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二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為法身?!?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劫比他國》:“嘗聞佛説,知諸法空,體諸法性,是則以慧眼觀法身也?!?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圣人成道之神明耳?!?/p>
(2).指高僧之身。 唐 盧簡求 《杭州鹽官縣海昌院禪門大師塔碑》:“法身魁岸,相好莊嚴(yán),眉毛紺垂,顱骨圓聳?!?/p>
(3).舊指修煉得道之身。 明 張綸 《林泉隨筆》:“ 俞氏 則謂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后,法身則然,豈可以血肉之軀投畀水火乎?”《西游補》第十六回:“ 行者 一時難忍,現(xiàn)出大鬧天宮三頭六臂法身,空中亂打?!?/p>
三種
(1).指黍、稷、稻。《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北曰 幽州 ,其畜宜四擾,其穀宜三種?!?鄭玄 注:“三種,黍、稷、稻。”
(2).三類?!抖Y記·喪大記》:“熬,君四種八筐,大夫三種六筐,士二種四筐,加魚臘焉?!薄端问贰ぢ毠僦救罚骸胺矁?nèi)外軍校封贈綾紙三種,分四等:大綾紙二等,中綾紙一等,小綾紙一等?!?/p>
宋 名將 種世衡 之子, 種古 、 種諤 、 種診 三兄弟的合稱。《宋史·種世衡傳》:“子 古 、 諤 、 診 ,皆有將材。 關(guān)中 號曰‘三 種 ’?!?/p>
八還
佛教語。謂八種變化相,各自還其本所因由處。 宋 蘇軾 《次韻道潛留別》:“異同更莫疑三語,物我終當(dāng)付八還?!?宋 范成大 《次韻龔養(yǎng)正送水仙花》:“se{1-1}界香塵付八還,正觀不起況邪觀。”
釋宗杲名句,僧鶚禪人救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