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熙皞繁文物,似勝三都及兩京
出自清代乾隆《《日下舊聞考》題辭》:
重考彝尊書以成,七言權(quán)當(dāng)序而行。
名因日下荀鳴鶴,跡逮春明孫北平。
罣漏豈無補所闕,淆訛時有校從精。
百年熙皞繁文物,似勝三都及兩京。
注釋參考
百年
百年 (bǎinián) 指很多年 in a century;centenary;centennial;a hundred years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鳌?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lifetime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熙皞
亦作“熙皡”。和樂;怡然自得。 明 李東陽 《送仲維馨院使還淮南》詩:“況當(dāng)朝省盛才賢,且向山林樂熙皥。”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詩:“世運循環(huán)世復(fù)清,物情熙皞物咸亨?!?明 張四維 《雙烈記·策勛》:“喜朝廷清平再逢,臣工相慶熙皥中?!?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地丁原始》:“自丁歸地,而賦額不虧,吏民不擾,熙皥之盛,皆 康熙 五十年圣恩之所留?!?嚴(yán)復(fù) 《主客平議》:“熙皥之民,耕三餘一,鼓腹含和,無過庶過富之通患?!?/p>
文物
文物 (wénwù) 歷代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shù)價值的東西;指禮樂制度 cultural relic;cultural treasures三都
(1).三個都城。 春秋 魯 三 桓 執(zhí)政,皆建城擬于國都, 季孫 之 費 、 孟孫 之 成 、 叔孫 之 郈 ,稱三都?!蹲髠鳌ざü辍罚骸?仲由 為 季氏 宰,將墮三都?!?杜預(yù) 注:“三都, 費 、 郈 、 成 也。”
(2).三個都城。指 戰(zhàn)國 趙 、 衛(wèi) 、 魏 三國的都城?!秴问洗呵铩o義》:“五大夫功非不大也,然不得入三都?!?高誘 注:“三都, 趙 、 衛(wèi) 、 魏 ?!?/p>
(3).三個都城。 東漢 稱 雒陽 為東都, 長安 為西都, 宛 為南都,合稱三都。
(4).三個都城。指 三國 時的 蜀 都 成都 、 吳 都 建業(yè) 、 魏 都 鄴 ?!段倪x·謝靈運<會吟行>》:“兩京愧佳麗,三都豈能似?” 李善 注:“三都, 蜀 、 吳 、 魏 也?!?/p>
(5).三個都城。指 蜀 之 成都 、 廣都 、 新都 。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 蜀 以 成都 、 廣都 、 新都 為三都,號名城。”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 洛水 又南逕 新都縣 , 蜀 有三都,謂 成都 、 廣都 ,此其一焉?!?/p>
(6).三個都城。 唐 都 長安 , 顯慶 二年(657年)建 洛陽 為東都, 天授 元年(690年)建 晉陽 為北都,與 長安 合稱三都。
(7).指 晉 左思 所著《三都賦》。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左思 奇才,業(yè)深覃思,盡鋭於《三都》,拔萃於《詠史》,無遺力矣?!?唐 齊己 《移居》詩:“欲問存思搜抉妙,幾聯(lián)詩許敵《三都》。” 明 沉鯨 《雙珠記·假恩圖色》:“失意賦《三都》,駐足將軍樹?!?清 彭極 《得爰琴兄都門信》詩:“牀頭寶劍泣魚腸,賦就《三都》價未償?!?/p>
(8).三種山都。山都,動物名,狒狒類中最大的一種。舊時傳說以山都為居于大樹中的山妖。 清 周亮工 《夜登杭川城樓有感》詩之四:“親心萬里苦相關(guān)。”原注:“ 汀 ( 福建 長汀 )治初造,砍大樹千餘。其樹皆山都所居。山都有三種:下曰豬都,中曰人者,其高者為鳥都。即如人形而卑小,男婦自為配偶。豬都皆身如豬;鳥都人首能言,聞其聲不見其形;人都或時見形。當(dāng)伐木時,有術(shù)者 周元大 能禹步為厲術(shù),以左合赤索圍木而砍之。樹仆,剖其中,三都皆不能化,執(zhí)而煮之於鑊內(nèi)?!?/p>
兩京
(1).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周 代的 鎬京 和 雒邑 。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竊強 秦 之三輔,陷隆 周 之兩京?!?/p>
(2).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漢 、 唐 的 長安 和 洛陽 。 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兩京愧佳麗,三都豈能似?!?唐 杜甫 《戲贈閿鄉(xiāng)秦少府短歌》:“今日時清兩京道,相逢苦覺人情好?!?/p>
(3).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宋 代的 開卦府 和 河南府 ?!端问贰ぬ诩o(jì)二》:“﹝ 雍熙 三年﹞九月丙寅朔,減兩京諸州繫囚流以下一等,杖罪釋之?!?宋 梅堯臣 《晚坐北軒望昭亭山》詩:“少客兩京間,熟游 嵩 與 華 ?!?/p>
(4).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元 代的 大都 和上都 開平 。 元 周伯琦 《天馬行應(yīng)制作》:“屬車歲歲幸兩京,八鸞承御壯瞻視?!?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之十八:“萬古龍門鎮(zhèn)兩京,懸崖飛瀑一般清?!?/p>
(5).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北京 和 南京 。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祝京兆書<兩京賦>》:“昔在 武昌 人家見 祝京兆 行書 都元敬 《兩京賦》,兩京者,即 明 之 北京 、 南京 ?!?陳毅 《讀時下雜文因憶魯迅為長歌志感》:“ 重慶 有 老蔣 ,兩京踞敵偽?!?/p>
(6).借指兩 漢 。《陳書·儒林傳·沉不害》:“故東膠西序,事隆乎 三代 ;環(huán)林璧水,業(yè)盛於兩 京 。” 張舜徽 《廣校讎略》卷一:“敘及 三代 ,則移録《尚書》;事涉兩 京 ,則稱舉《史》《漢》?!?/p>
乾隆名句,《日下舊聞考》題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