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歷天臺(tái),搏壁躡翠屏
出自唐代李白《贈(zèng)僧崖公》:
昔在朗陵東,學(xué)禪白眉空。
大地了鏡徹,回旋寄輪風(fēng)。
攬彼造化力,持為我神通。
晚謁泰山君,親見日沒云。
中夜臥山月,拂衣逃人群。
授余金仙道,曠劫未始聞。
冥機(jī)發(fā)天光,獨(dú)朗謝垢氛。
虛舟不系物,觀化游江濆。
江濆遇同聲,道崖乃僧英。
說法動(dòng)海岳,游方化公卿。
手秉玉麈尾,如登白樓亭。
微言注百川,亹亹信可聽。
一風(fēng)鼓群有,萬籟各自鳴。
啟閉八窗牖,托宿掣電霆。
自言歷天臺(tái),搏壁躡翠屏。
凌兢石橋去,恍惚入青冥。
昔往今來歸,絕景無不經(jīng)。
何日更攜手,乘杯向蓬瀛。
注釋參考
天臺(tái)
(1).謂尚書臺(tái)、省?!度龂尽の褐尽は暮钚鳌罚骸疤炫_(tái)縣遠(yuǎn),眾所絶意。”《北齊書·文宣帝紀(jì)》:“仍攝天臺(tái),總參戎律?!薄顿Y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tái)、辱東朝乎?” 胡三省 注:“天臺(tái),謂尚書省?!眳⒁姟?三臺(tái) ”。
(2).對太守、縣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稱。《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賴你?’ 程元 道:‘……萬乞天臺(tái)老爺做主?!?明 鄭仲夔 《耳新·經(jīng)國》:“今幸遇天臺(tái),夫冤庶伸有日?!?/p>
山名。 唐 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 天臺(tái) 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明 楊珽 《龍膏記·邂逅》:“聽言詞有意相憐,怕重來 天臺(tái) 路遠(yuǎn)?!痹敗?天臺(tái)山 ”。
翠屏
(1).綠色屏風(fēng)。 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紫帷鉿匝,翠屏環(huán)合?!?后蜀 鹿虔扆 《思越人》詞:“翠屏欹,銀燭背,漏殘清夜迢迢?!?/p>
(2).借指青翠的竹叢。 宋 梅堯臣 《縣署叢竹》詩:“寒生緑罇上,影入翠屏中?!?/p>
(3).形容峰巒排列的綠色山巖?!段倪x·孫綽<游天臺(tái)山賦>》:“踐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李善 注:“翠屏,石橋之上石壁之名也?!?李周翰 注:“有石屏風(fēng)如壁立,橫絶橋上?!?唐 杜甫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詩:“細(xì)雨荷鋤立,江猿吟翠屏?!?明 張居正 《和真一王孫八嶺山韻》:“仙城杳靄何因見,悵望青霄聳翠屏。” 清 汪中 《甘露寺》詩:“中流砰訇兩山動(dòng),翠屏金碧當(dāng)空開?!?/p>
李白名句,贈(zèng)僧崖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紙上彈兵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