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元稹《解秋十首》:
清晨颒寒水,動(dòng)搖襟袖輕。
翳翳林上葉,不知秋暗生。
回悲鏡中發(fā),華白三四莖。
豈無滿頭黑,念此衰已萌。
微霜才結(jié)露,翔鳩初變鷹。
無乃天地意,使之行小懲。
鴟鸮誠(chéng)可惡,蔽日有高鵬。
舍大以擒細(xì),我心終不能。
往歲學(xué)仙侶,各在無何鄉(xiāng)。
同時(shí)騖名者,次第鹓鷺行。
而我兩不遂,三十鬢添霜。
日暮江上立,蟬鳴楓樹黃。
后伏火猶在,先秋蟬已多。
云色日夜白,驕陽(yáng)能幾何。
壤隙漏江海,忽微成網(wǎng)羅。
勿言時(shí)不至,但恐歲蹉跎。
新月才到地,輕河如泛云。
螢飛高下火,樹影參差文。
露簟有微潤(rùn),清香時(shí)暗焚。
夜閑心寂默,洞庭無垢氛。
霽麗床前影,飄蕭簾外竹。
簟涼朝睡重,夢(mèng)覺茶香熟。
親烹園內(nèi)葵,憑買家家曲。
釀酒并毓蔬,人來有棋局。
寒竹秋雨重,凌霄晚花落。
低回翠玉梢,散亂梔黃萼。
顏色有殊異,風(fēng)霜無好惡。
年年百草芳,畢意同蕭索。
春非我獨(dú)春,秋非我獨(dú)秋。
豈念百草死,但念霜滿頭。
頭白古所同,胡為坐煩憂。
茫茫百年內(nèi),處身良未休。
西風(fēng)冷衾簟,展轉(zhuǎn)布華茵。
來者承玉體,去者流芳?jí)m。
適意丑為好,及時(shí)疏亦親。
衰周仲尼出,無乃為妖人。
漠漠江面燒,微微楓樹煙。
今日復(fù)今夕,秋懷方浩然。
況我頭上發(fā),衰白不待年。
我懷有時(shí)極,此意何由詮。
注釋參考
閑心
閑心 (xiánxīn) 閑適的心情 leisurely mood 沒有閑心管這種事寂默
寂默 (jìmò) 寂靜 still 寂默無聲洞庭
(1).廣闊的庭院。《莊子·天運(yùn)》:“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三國(guó)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宋 蘇軾 《坤成節(jié)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yǔ)》:“洞庭九奏,始識(shí)《咸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xiàn)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俄n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zhàn),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唐 韓愈 《岳陽(yáng)樓別竇司直》詩(shī):“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shī)》:“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眳⒁姟?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段倪x·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參見“ 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無垢
佛教語(yǔ)。謂清凈無垢染。多指心地潔凈。 唐 陸贄 《月臨鏡湖賦》:“至明洞幽,至清無垢。” 宋 蘇軾 《見溫泉壁上有詩(shī)亦作一絕》:“若信眾生本無垢,此泉何處覓寒溫?”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太陽(yáng)呀,你請(qǐng)傾耳靜聽,這兒安睡著兩個(gè)無垢的人,我采摘花兒來把他們埋殯?!?/p>
元稹名句,解秋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