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軸今虛席,憂勤軫我皇
出自宋代黃公度《送陳景明尚書赴召四首》:
鼎軸今虛席,憂勤軫我皇。
蒼生思起謝,丹詔急徵黃。
風(fēng)欲回三代,恩難私一方。
愿公攄遠(yuǎn)業(yè),吾道倍輝光。
注釋參考
鼎軸
宰輔;宰相。 唐 韓愈 《山南鄭相公樊員外酬答為詩其末咸有見及語樊封以示愈依賦十四韻以獻(xiàn)》:“ 滎公 鼎軸老,烹斡力健倔?!?宋 司馬光 《寒食御筵口號(hào)》之二:“圣主褒優(yōu)鼎軸臣,金觴玉醴照青春。” 明 張居正 《考滿辭加恩疏》:“伏念臣本以凡庸,躐司鼎軸,自先朝受任以來,誤承優(yōu)眷。”
虛席
(1).空著座位等候。多表示禮賢。 唐 駱賓王 《上司刑太常伯啟》:“加以分庭讓士,虛席禮賢。”《舊唐書·韋陟傳》:“如道義相知,靡隔貴賤,而布衣韋帶之士,恒虛席倒屣以迎之,時(shí)人以此稱重?!?明 高啟 《次韻金文學(xué)送弟往海上》:“ 小陸 賢如 大陸 賢,亂離為客最堪憐。橫金海上知虛席,打鼓津頭看發(fā)船。”
(2).空座位。 北周 王褒 《和趙王隱士》:“鳬鵠均長(zhǎng)短,鵬鷃共逍遙。清襟藴秀氣,虛席滿風(fēng)飈?!?秦牧 《藝海拾貝·藝術(shù)力量和文筆情趣》:“不是有些地方,一本傳聞遐邇的好書,在閱覽室里成為‘掛書’,在供不應(yīng)求的情形下,掛在墻上,暫不借出,讓人們挨次在那里翻閱,‘掛書’底下永遠(yuǎn)座無虛席么?” 徐遲 《牡丹》三:“開庭之日,座無虛席?!?/p>
憂勤
亦作“ 憂懃 ”。多指帝王或朝廷為國(guó)事而憂慮勤勞。《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且夫王事固未有不始於憂勤,而終於佚樂者也。”《東觀漢記·劉般傳》:“ 建初 元年,拜為宗正,憂勤國(guó)事,夙夜不怠?!?唐 白居易 《賀雨》詩:“憂勤不遑寧,夙夜心忡忡。” 宋 蘇軾 《司馬溫公行狀》:“公言:‘近歲士大夫以言為諱,閭閻愁苦於下,而上不知,明主憂懃於上,而下無所訴,此罪在羣臣。’” 清 魏源 《道中雜言》詩之三:“九重日憂勤,四海日瘡痍?!?/p>
黃公度名句,送陳景明尚書赴召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