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身心實造詣,未免口耳空啾喧
出自宋代吳泳《賦半齋送張清卿分教嘉定》:
斗城將軍半段鑰,漢宮美人半額妝。
碧眼禪僧坐空室,花雨半床云半窗。
道如大路皆可遵,不間不界難為人。
卓哉圣人門,猶惜二三子。
冉求只向中道畫,季路僅及升堂止。
窮山必到嵩華顛,窮水必極昆侖源。
若非身心實造詣,未免口耳空啾喧。
子歸試取群書讀,飽秣吾駒飯吾仆。
卻將全體為渠說,蕩出峨眉半輪月。
注釋參考
若非
若非 (ruòfēi) 要不是;如果不是 if not;were it not for心實
(1).指內(nèi)心深摯的感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哀吊》:“至於 蘇慎 、 張升 ,并述哀文,雖發(fā)其情華,而未極心實?!?/p>
(2).心性老實。《紅樓夢》第二八回:“ 馮紫英 笑道:‘你們令姑表弟兄倒都心實。’”
(3).內(nèi)心感到踏實、安穩(wěn)。 祖慰 《被礁石劃破的水流》:“我一直把你當靠山,有你在旁邊我做什么事都心實?!?/p>
造詣
造詣 (zàoyì) 學業(yè)、專門技術(shù)等達到的水平、境地 attainments 酣醉便反,未嘗有所造詣?!稌x書·陶潛傳》 咸素有高士志,造詣漸遠,閑游終南山,乘月吟嘯,至感慨泣下。——《新唐書·崔咸傳》 造詣極深 前往拜訪 pay a visit to 未嘗有所造詣未免
未免 (wèimiǎn) 實在是,不能不說是 rather;be a bit too;really 你的發(fā)言未免長了些 不免 would naturally 初次見面,未免有些拘束啾喧
猶喧囂。 宋 蘇軾 《次韻子由柳湖感物》:“嘲吟草木調(diào)蠻獠,欲與猿鳥爭啾喧?!?宋 王安石 《崇政殿后春晴即事》詩:“山鳥不應知地禁,亦逢春暖即啾喧?!?宋 朱熹 《承事卓丈置酒》詩:“物外祇今成跌蕩,人間何處不啾喧?!?/p>
吳泳名句,賦半齋送張清卿分教嘉定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超級冒險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