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白湖廟二十韻》:
靈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
巨浸雖稽天,旗兒童儼中流。
駕風(fēng)檣浪舶,翻筋斗千秋。
既而大神通,血食羊萬頭。
封爵遂綦貴,青圭蔽珠旒。
輪奐擬兒童省,盥薦皆公侯。
始盛自全閩,俄遍于齊州。
靜如海不波,幽與神為謀。
營卒嘗密禱,山越立獻(xiàn)囚。
豈必如兒童姑,撒米人間游。
亦竊笑阿環(huán),種桃兒童價(jià)。
獨(dú)于民錫福,能使歲有秋。
每至割獲時(shí),稚耄爭勸酬。
坎坎擊社鼓,嗚嗚纏蠻謳。
常恨孔子沒,豳風(fēng)不見收。
君謨與漁仲,亦未嘗旁搜。
束皙何人哉,愚欲補(bǔ)前修。
緬懷荔臺叟,紀(jì)述惜未周。
他山豈無石,可以礱且鎪。
吾老兒童穎禿,安能斡萬年。
注釋參考
巨浸
(1).大水。指大河流。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 鬲津 開巨浸,稽阜鎮(zhèn)名都?!?唐 衛(wèi)次公 《渭水貫都賦》:“原夫 渭 者 雍 之巨浸,都者人之所聚?!?宋 陳善 《捫虱新話·論孟子之書有巧妙處》:“吾謂此一章似 長江 巨浸,瀰漫無際,而渾浩回轉(zhuǎn),不可名狀?!?清 黃景仁 《望泗州舊城》詩:“ 泗 淮 合處流湯湯,作此巨浸如天長?!?/p>
(2).大水。指大海。 唐 許彬 《府試萊城晴日望三山》詩:“不易識 蓬瀛 ,憑高望有程。盤根出巨浸,遠(yuǎn)色到孤城。” 宋 范仲淹 《上呂相公并呈中丞諮目》:“﹝ 太湖 ﹞雖北壓 揚(yáng)子江 而東抵巨浸,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勢矣。” 孫中山 《建國方略·行易知難》第四章:“倘無羅經(jīng)以定方向,則汪洋巨浸,水天一色,四顧無涯,誰敢冒險(xiǎn)遠(yuǎn)離海岸,深蹈迷途,而赴不可知之地哉?”
(3).大水。指洪水。 宋 陸游 《讀夏書》詩:“巨浸稽天日沸騰,九州人死若丘陵?!?宋 葉適 《故知廣州薛公墓志銘》:“嗚呼!巨浸、大疫,sha{1-1}人成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七·<授經(jīng)圖>》:“此書舊無刊本, 大梁 水后, 西亭 藏書數(shù)萬卷皆付巨浸。”
(4).大水。指大湖澤?!端问贰な池浿旧弦弧罚骸?太湖 者,數(shù)州之巨浸,而獨(dú)洩以 松江 之一川,宜其勢有所不逮?!?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一》:“其山滙於巨浸中,是名 西湖 。”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祥異·蟾蜍》:“ 嘉慶 己卯八月, 河 決, 開封 蘭陽 一帶皆成巨浸?!?/p>
稽天
至于天際。形容勢大?!肚f子·逍遙游》:“大浸稽天而不溺?!?成玄英 疏:“稽,至也?!薄稌x書·后妃傳論》:“南風(fēng)肆狡,扇禍稽天。”《明史·熊明遇傳》:“且 山東 大祲,人相食, 黃河 水稽天。” 郭沫若 《和zhu{1|1}德》之三:“稽天大浸人猶醉,有客高歌戴手仇?!?/p>
兒童
兒童 (értóng) 年紀(jì)小于少年的幼孩 children 兒童相見不相識?!啤?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中流
中流 (zhōngliú)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間 midstream 大石當(dāng)中流?!巍?蘇軾《石鐘山記》 使船保持在中流駛行 江河的中段 midstream 長江中流 中等 medium劉克莊名句,白湖廟二十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