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梅堯臣《答中道小疾見寄》:
嵇康性彌嬾,曾不廢養(yǎng)生。
子姑當(dāng)妙年,何乃勞其精。
老聃有至論,身孰親於名。
詩本道情性,不須大厥聲。
方聞理平淡,昏曉在淵明。
寢欲來於夢,食欲來於羹。
淵明儻有靈,為子氣不平。
其人實傲佚,不喜子纏縈。
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適情。
時能與子飲,莫惜倒缾罌。
注釋參考
幸愿
希望。 唐 皎然 《哭吳縣房聳明府》詩:“冥期儻可逢,生盡會無緣。幸愿示因業(yè),代君運精專?!?/p>
適情
順適性情。《淮南子·人間訓(xùn)》:“故直意適情,則堅強賊之?!?宋 梅堯臣 《永叔內(nèi)翰作五言以敘之》:“我輩唯適情,一葉未嘗摘?!?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二:“詩,適情之具?!?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橋》:“你能想像更適情更適性的消遣嗎?”
梅堯臣名句,答中道小疾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