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道璨《送開上人》:
道人家住廬山寺,信腳東游二千里。
三年飽吃浙西飯,不曾咬著浙西米。
大川惡拳打不活,石溪淺水浸不死。
自言辣手難近傍,只有癡絕較些子。
要從窗下看廬山,歸臥溪聲山色里。
了無玄字涴胸懷,肯將佛法掛唇齒。
漠漠重湖五老前,袞袞九江千嶂底。
空手攜鋤種白石,赤腳提籃挈流水。
有問參尋事若何,向道今年秋芋多。
注釋參考
參尋
猶尋訪。 唐 韓愈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由來鈍騃寡參尋,況是儒官飽閑散?!?宋 秦觀 《上巳日詔賜宴集》詩之二:“ 宜秋門 外喜參尋,豪竹哀絲發(fā)妙音?!?明 李贄 《答李見羅先生書》:“每念才弱質(zhì)單,獨力難就,恐遂為門下鄙棄,故往往極意參尋,多方選勝,冀或有以贊我者,而詎意學者之病又盡與某相類耶!” 趙樸初 《菩薩蠻》詞:“我來今四度,沒個參尋處?!?/p>
若何
若何 (ruòhé) 如何;怎樣 how,what 人馬若何分撥,自由軍師定奪 使歸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蹲髠鳌べ夜辍?h3>向道(1).指引道路。 唐 韓愈 《送齊皞下第序》:“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勞乎?為有司者,不亦難乎?為人嚮道者,不亦勤乎?” 朱熹 考異:“所謂人者,指應舉者而言。為之作嚮道者,謂指引其道路所嚮。”
(2).指引路或引路的人。 清 戴名世 《紀紅苗事》:“內(nèi)地奸人誘使為 苗 嚮道,闌入攫取人畜?!薄独m(xù)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昔 鎮(zhèn)南王 不用嚮道,率眾深入,不戰(zhàn)自潰?!眳⒁姟?嚮導 ”。
謂向慕道義。 宋 蘇軾 《策略二》:“今者曾不得歲月之暇,則夫禮樂刑政教化之源,所以使天下回心而嚮道者,何時而議也?!?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八旗子弟等﹞不必讀書嚮道,以充其識力,由少爺而老爺、而大老爺、而大人、而中堂,紅頂花翎,貫搖頭上,尚書侍郎,殆若天職?!?/p>
今年
今年 (jīnnián) 指現(xiàn)在的這一年 this year釋道璨名句,送開上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