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長卿《洞仙歌(木犀)》:
芰荷已老,菊與芙蓉未。
一夜秋容上巖桂。
間蘩蕪、嫩黃染就瓊瑰,開未足,已早香傳十里。
從前分付處,明月清風(fēng),不用斜暉照佳麗。
嘆浮花,徒解咤,淺白深紅,爭似我、瀟灑堆金積翠。
看天闊、秋高露華清,見標(biāo)致風(fēng)流,更無塵意。
注釋參考
浮花
(1).漂浮在水面的花瓣。 唐 張祜 《橫吹曲辭·白鼻騧》:“摘蓮拋水上,郎意在浮花。” 明 高啟 《贈東庵道者》詩:“雙樹夾成戶,一溪流繞家。掃林留送筍,汲水帶浮花?!?/p>
(2).比喻虛幻的或易逝的美好事物。 宋 蘇軾 《北寺悟空禪師塔》詩:“已將世界等微塵,空里浮花夢里身?!?陳衍 《元詩紀(jì)事·無名氏》:“榮華富貴等浮花,膂力難勝國爪牙?!?/p>
(3).浮在液體表面的泡沫。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戛劍生雜記》:“試燒酒法:以缸一只猛注酒于中,視其上面浮花,頃刻迸散凈盡者為活酒,味佳?;ǜ∷娌粍诱邽樗谰疲稖p?!?/p>
淺白
淺顯明白。 孫中山 《民生主義》第三講:“其實我們每天所靠來養(yǎng)生活的糧食,分類說起來,最重要的有四種。第一種是吃空氣。淺白言之,就是吃風(fēng)?!?程賢章 《蹲點記》:“而今一聽 嚴(yán)明 說得又淺白,又通俗,禁不住齊聲贊嘆?!?/p>
爭似
怎似。 唐 劉禹錫 《楊柳枝》詞:“城中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宋 柳永 《慢卷紬》詞:“又爭似從前,淡淡相看,免恁牽繫?!?元 關(guān)漢卿 《金線池》楔子:“雖然故友情能密,爭似新歡興更濃?!?清 洪昇 《長生殿·密誓》:“問雙星,朝朝暮暮,爭似我和卿!”
瀟灑
瀟灑 (xiāosǎ)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瀟灑) natural and unrestrained;light-hearted;be lifted above the sordid bustel of life 畫法瀟灑 不拘謹(jǐn)?shù)幕驘o拘束的;不矯揉造作的 negligent;un conventional 衣著瀟灑文雅積翠
(1).翠色重迭。形容草木繁茂。《文選·顏延之<應(yīng)詔觀北湖田收詩>》:“攢素既森藹,積翠亦蔥芊?!?張銑 注:“松柏重布,故云積翠。” 唐 杜甫 《玉臺觀》詩之一:“中天積翠玉臺遙,上帝高居絳節(jié)朝。” 宋 范成大 《謁南岳》詩:“濃嵐忽飄蕩,積翠浮云端?!?清 金農(nóng) 《宿焦山》詩:“縹緲?biāo)闪壬?,積翠下無路。”
(2).指青山。 唐 黃滔 《融結(jié)為河岳賦》:“吾欲炭鞴陰陽,鑪燃天地,鼓將邐迤之濬谷,寫破連延之積翠。”
(3).指春季。 唐 劉長卿 《旅次丹陽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詩:“積翠下 京口 ,歸潮落山根。”
趙長卿名句,洞仙歌(木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