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子夏,子可為我謳,一桴二米秬黍秋
出自宋代項(xiàng)安世《十月初還潭州題王氏瑞竹圖》:
王君手持瑞竹圖,要我作計(jì)仍自書。
我書不慳詩亦易,政坐此君難位置。
我欲搖毫寫作雙竹吟,卻教數(shù)節(jié)一干非商參。
我欲援琴撫作降竹曲,又見二妙同升異煢獨(dú)。
卜子夏,子可為我謳,一桴二米秬黍秋。
清人一韔攢雙矛,肥泉同本末異流。
觀射父,子可為我釋。
一少二多何卦策。
以奇承耦震初爻,以耦承奇兌三索。
我為二人書此言,請君持歸君家看。
展卷一問青瑯玕,是易是詩然不然。
注釋參考
為我
戰(zhàn)國 時(shí)期 楊朱 主張的“損一毫利天下不與,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學(xué)說。《孟子·盡心上》:“ 楊子 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p>
二米
指 宋 代 米芾 及長子 米友仁 。父子均以書法繪畫聞名。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萬圖記》:“畫家分南北二宗。 摩詰 為南宗創(chuàng)始, 荊誥 踵之,后則 董 、 巨 、二 米 、 子久 、 松雪 、 云林 。”
秬黍
(1).即黑黍?!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昂谀刀€黍,以享司寒?!薄冻o·天問》:“咸播秬黍,莆雚是營。” 清 閻爾梅 《游太平庵》詩:“石田收秬黍,山稼剝胡桃。”
(2).古時(shí)選其中形作為量度標(biāo)準(zhǔn)?!稘h書·律歷志上》:“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黃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魏書·樂志》:“謹(jǐn)即廣搜秬黍,選其中形,又採 梁山 之竹,更裁律呂,制磬造鐘,依律并就?!?清 趙翼 《觀西洋樂器》詩:“鸑鷟肇律呂,秬黍度寸尺。”
項(xiàng)安世名句,十月初還潭州題王氏瑞竹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