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魏了翁《送游吏部赴召》:
天馬周流不停策,青龍掛空山無色。
區(qū)中物物見根柢,歲年滔滔逐流水。
籲于求歸歸未獲,客里隨人送行客。
鏦金伐鼓行清秋,江頭組練云如稠。
道旁老人相與語,主賓聞之愕相雇。
或云造闕如登仙,一聲謦咳落九天。
豈知位高勢(shì)逾逼,莫向紫宸庭下立。
非關(guān)噉芻解喑嘿,紫宸地禁鳴不得。
或云敢言似鳴鳳,千古高名泰山重。
豈知說著心骨驚,臣名愈重國(guó)愈輕。
或言古人重晚節(jié),元忠子方費(fèi)分說。
豈知晚節(jié)不難保,卻憂攘臂為人笑。
三人所贈(zèng)不皆然,然則子也今何言。
元佑中年基紹圣,建中靖{1~1}國(guó)何嘗靖。
若教此事欠講明,直將兩是為端平。
是時(shí)臣言便休得,臣不憂身卻憂國(guó)。
臣原天意開平治,明良長(zhǎng)似改元時(shí)。
夬剛未終戒莧陸,姤陰雖微畏羸躅。
真教世道端且平,寧使臣無赫赫名。
三人囅然笑,子之所原吾不到。
吾言必於身,子言望於人,子意雖厚吾言真。
低頭謝二老,還以告景仁。
注釋參考
鼓行
(1).擊鼓行軍?!吨芏Y·夏官·大司馬》:“鼓行,鳴鐲,車徒皆行。”《史記·淮陰侯列傳》:“平旦, 信 建大將之旗鼓,鼓行出 井陘口 。” 唐 高適 《李云南征蠻詩(shī)》:“鼓行天海外,轉(zhuǎn)戰(zhàn)蠻夷中?!?鄧慕韓 《史堅(jiān)如事略》:“吾欲收 廣東 為根據(jù)地,鼓行 湘 鄂 ,直討 幽 燕 ?!?/p>
(2).引申為大張聲勢(shì)地前去。 清 唐甄 《潛書·去名》:“天下之士聞之,益高其義,莫不鼓行而往,愿為之繼也。”
(3).盛行;風(fēng)行。 唐 劉禹錫 《唐故尚書主客員外郎盧公集紀(jì)》:“始以章句振起於 開元 中,與 王維 、 崔顥 比肩驤首,鼓行於時(shí)。” 宋 洪適 《<元氏長(zhǎng)慶集>原跋》:“ 微之 以文章鼓行當(dāng)時(shí),謂之‘元和體’?!?/p>
清秋
明凈爽朗的秋天。 晉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詩(shī):“獨(dú)有清秋日,能使高興盡?!?唐 杜甫 《宿府》詩(shī):“清秋幕府井梧寒,獨(dú)宿江城蠟炬殘?!?清 吳謙牧 《谷水歌》:“借問清秋月,先懸第幾峰?!?艾蕪 《回憶周立波同志》:“一株法國(guó)梧桐,披了一身金黃的葉子,送來清秋的景色。”
江頭
江邊,江岸。 隋煬帝 《鳳艒歌》:“三月三日向江頭,正見鯉魚波上游?!?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詩(shī):“江頭斑竹尋應(yīng)遍,洞里丹砂自採(cǎi)還?!?元 沉禧 《一枝花·詠雪景》套曲:“這其間江頭有客尋歸艇,我這里醉里題詩(shī)漫送程?!?蘇曼殊 《碎簪記》:“又明日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頭觀潮?!?/p>
組練
(1).《左傳·襄公三年》:“﹝ 楚子 重 ﹞使 鄧廖 帥組甲三百,被練三千以侵 吳 。” 孔穎達(dá) 疏引 賈逵 曰:“組甲,以組綴甲,車士服之;被練,帛也,以帛綴甲,步卒服之。”組甲、被練皆指將士的衣甲服裝。后因以“組練”借指精銳的部隊(duì)或軍士的武裝軍容。 南朝 齊 謝朓 《和伏武昌登孫權(quán)故城》:“北拒溺驂鑣,西龕收組練?!?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shī):“組練照 楚國(guó) ,旌旗連海門?!?唐 杜牧 《東兵長(zhǎng)句十韻》:“羽林東下雷霆怒, 楚 甲南來組練明。” 明 唐順之 《滎陽行》:“大小一百一十戰(zhàn),組練崢嶸如閃電?!?/p>
(2).組帶。《新五代史·雜傳一·劉守光》:“ 晉王 至 太原 , 仁恭 父子曳以組練,獻(xiàn)于太廟。” 宋 孔平仲 《續(xù)世說·排調(diào)》:“ 秦宗權(quán) 為其愛將 申叢 所執(zhí), 昭宗 御 延喜樓 受俘, 京兆 尹 孫揆 以組練繫之,徇於兩市?!?/p>
魏了翁名句,送游吏部赴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