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九齡《聽鼓琴》:
至音不傳徒按譜,不傳之妙心自許。
手揮五弦目飛鴻,千載流風(fēng)如接武。
鶉衣百年甘藍(lán)縷,鬢雪浸浸用心苦。
我知若人之用心,指下堪為兒女語。
神怡志定一齊鼓,和氣沖融塞天宇。
忽然作間變軒昂,亦不哀吟動凄楚。
醉翁已作黃鶴舉,君獨何為在塵土。
瑯然清圖請更彈,使我三嘆首屢俯。
人生識意天所予,性情之適適其所。
高山流水有知音,莫道吾人不如古。
注釋參考
瑯然
聲音清朗貌。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宋公垂 ﹞諷誦之聲,瑯然聞於遠(yuǎn)近?!?元 同恕 《良夜》詩:“瑯然一曲發(fā)清商,門外踉蹌舞山鬼?!薄睹魇贰ぶ茼槻齻鳌罚骸癌z旂尉﹞大呼:‘囚安在?’手?jǐn)S鋃鐺於地,聲瑯然?!?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張慧仙寄外詩記》:“瑯然對答,聲若洞簫?!?/p>
三嘆
亦作“ 三嘆 ”。多次感嘆,形容慨嘆之深?!蹲髠鳌ふ压四辍罚骸拔嶙又檬持g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別行送劉判官》詩:“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嘆聚散臨重陽。”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讀其史傳及《正氣歌》,未嘗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p>
謂三人隨著歌唱者發(fā)出贊嘆之聲,予以應(yīng)和?!段倪x·陸機(jī)<文賦>》:“雖一唱而三嘆,固既雅而不艷?!?李善 注:“唱,發(fā)歌句者;三嘆,三人從而嘆之?!?/p>
王九齡名句,聽鼓琴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