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涼忽焉殊,裘葛代相藉
出自宋代王令《贈(zèng)周伯玉下第》:
京塵漠無聊,客書聞報(bào)罷。
拔身眾人后,載水千里下。
微裝困無余,歸馬劇連跨。
邈無失時(shí)嘆,抗舉與俗謝。
但言廢文學(xué),從今益休暇。
詩書得窮搜,朋友可邀迓。
如解萬里駿,脫去銜軛駕。
雖時(shí)念親貧,嘆息忽自詫。
已如嬰兒啼,心在聲不嗄。
悲樂于俗異,使我喜失詫。
吾聞百年生,暫就天地舍。
中間有逢遇,窮達(dá)何足訝。
譬之適時(shí)運(yùn),寒暑變冬夏。
炎涼忽焉殊,裘葛代相藉。
於身亦何預(yù),時(shí)與外物借。
嘗聞莊生言,中不怛外化。
逢雞就知時(shí),遇彈因求炙。
況持身售人,五羖豈真價(jià)。
士材嫌易知,女好固擇嫁。
勉之時(shí)我過,酒賤衣可貰。
注釋參考
炎涼
炎涼 (yánliáng) 熱和冷,比喻對待地位不同的人或者親熱,或者冷淡的不同態(tài)度 heat and cold;change in attitude towards people 世態(tài)炎涼忽焉
快速貌。《左傳·莊公十一年》:“ 禹 湯 罪己,其興也悖焉; 桀 紂 罪人,其亡也忽焉。” 漢 孔融 《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shí)節(jié)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宋 梅堯臣 《四月二十八日記與王正仲及舍弟飲》詩:“ 仲氏 又發(fā)霍,洞下忽焉甚?!?清 陳維崧 《繞佛閣·初冬同友人小憩中隱禪院用<片玉詞>韻》詞:“更沾茗粥,塵巾忽焉岸。”
裘葛
(1).裘,冬衣;葛,夏衣。泛指四時(shí)衣服?!豆騻鳌せ腹四辍贰笆坎患捌澦恼撸瑒t冬不裘,夏不葛” 漢 何休 注:“裘葛者,御寒暑之mei{1~1}服?!?唐 韓愈 《答崔立之書》:“故凡僕之汲汲於進(jìn)者,其小得,蓋欲以具裘葛、養(yǎng)窮孤;其大得,蓋欲以同吾之所樂於人耳?!?明 宋濂 《送東陽馬生序》:“今諸生學(xué)於太學(xué),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清 盛錦 《別家人》詩:“點(diǎn)檢篋中裘葛具,預(yù)知?jiǎng)e后寄衣難?!?/p>
(2).借指寒暑時(shí)序變遷。 元 柳貫 《睡馀偶題》詩之三:“簡書方厲禁,裘葛屢催年?!?清 顧炎武 《與魏某書》:“自來 關(guān) 西,再更裘葛?!?/p>
相藉
互相借物?!赌印ぬ柫睢罚骸翱?、主人無得與言及相藉?!?/p>
互相枕藉;互相踐踏。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說》:“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何經(jīng)文》:“賊驚亂,自相藉墜厓死?!?/p>
王令名句,贈(zèng)周伯玉下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米趣交友安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