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文同《炭泉險道》:
一澗呀然截亂峰,更于何處問途窮。
高深出井又入井,曲直上弓還下弓。
絕底乍臨渾偪仄,危顛才徹似飛沖。
我來行縣須經(jīng)此,正在炎炎三伏中。
注釋參考
呀然
(1).張口貌;張開貌。 唐 孫樵 《書田將軍邊事》:“吾嘗伺其來,朔風(fēng)正嚴(yán),緩步坦途,日次一舍,固已呀然汗矣?!?宋 王禹偁 《歸云洞》詩:“碧洞何耽耽,呀然倚山根,朝云出如嘔,暮云歸如吞?!?明 宋濂 《<清嘯后稿>序》:“穹亭邃館必壓以呀然之獸,鉅人元夫必冠以峨然之弁。” 清 曹寅 《江村雜詠·因是庵》:“呀然六窗開,獨(dú)設(shè)八關(guān)浄。”
(2).深廣貌。 唐 韓愈 《燕喜亭記》:“出者突然成邱,陷者呀然成谷?!?明 高攀龍 《三時記》:“山下立石楚楚,或呀然而為谷,或隱然而為洞?!?/p>
(3).開口笑貌。 唐 柳宗元 《東海若》:“ 東海若 呀然笑曰?!奔⒁?童宗說 曰:“呀然,笑貌?!?唐 羅隱 《后雪賦》:“ 鄒生 閲 相如 之詞,呀然解頤曰:‘善則善矣,猶有所遺。’”
于何
(1).為何;如何?!对姟ば⊙拧な轮弧罚骸氨嗽露?,則維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唐 王季友 《滑中贈崔士瑾》詩:“十年前見君,甲子過我壽;于何今相逢,華髮在我后?”
(2).什么。于,助詞。 漢 張衡 《西京賦》:“林麓之饒,于何不有!” 晉 左思 《蜀都賦》:“異類眾伙,于何不育!”
如何?!赌印し敲稀罚骸肮恃员赜腥怼:沃^三表? 子墨子 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圣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shí)。於何用之?廢以為刑政?!?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之一:“ 何氏 之從學(xué),蘭蕙已滿畹。於何玩其光,以至歲向晚?!?/p>
途窮
喻走投無路或處境困窘。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阮步兵》:“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唐 劉肅 《大唐新語·持法》:“此途窮者,不輯之,當(dāng)為患。” 清 唐孫華 《文信國祠》詩:“戰(zhàn)苦身攢鏃,途窮血裹斑?!?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七論“文人相輕”--兩傷》:“于是相輕的文人們的處境,就也更加艱難起來,連街頭也不再是擾攘的地方了,真是途窮道盡?!?/p>
文同名句,炭泉險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