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紀(jì)唐夫《送溫庭筠尉方城》
何事明時(shí)泣玉頻,長(zhǎng)安不見杏園春。鳳凰詔下雖沾命,
鸚鵡才高卻累身。且盡綠醽銷積恨,莫辭黃綬拂行塵。
方城若比長(zhǎng)沙路,猶隔千山與萬津。
注釋參考
鳳凰詔
指詔書。《花間集·毛文錫<甘州遍>詞》:“破 蕃 溪鳳凰詔下,步步躡丹梯。” 華鍾彥 注:“鳳凰詔,即天子之詔也。天子詔書必自中書省發(fā),中書省者,即禁苑中鳳凰池所在地也,故云鳳凰詔?!?/p>
沾命
同“霑命”
受命。
鸚鵡
鸚鵡 (yīngwǔ) parrot 廣泛分布于熱帶地區(qū)的許多屬于鸚形目(Psittaciformes)的對(duì)趾足鳥,頭圓,具有特別粗壯、彎曲而且有蠟?zāi)さ募忏^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鮮艷多彩,能模仿人說話 鸚鵡能言,不離飛鳥?!抖Y記》 酒器名 空持暖玉擎鸚鵡。——明· 何景明《明月篇》累身
(累,今讀léi)帶累自身?!读凶印钪臁罚骸?原憲 窶於 魯 , 子貢 殖於 衛(wèi) , 原憲 之窶損生, 子貢 之殖累身?!?漢 劉向 《說苑·建本》:“故有技者不累身而未嘗滅,而色不得以常茂。”
紀(jì)唐夫名句,送溫庭筠尉方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