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萬慮日營營,同訪禪居耳目醒
出自宋代余靖《同黃宰游寶林精舍書佑長老壁》:
浮生萬慮日營營,同訪禪居耳目醒。
尋勝已窮煙靄外,談空應(yīng)有鬼神聽。
松筠不變春長在,風(fēng)雨無時(shí)地本靈。
便擬構(gòu)庵來結(jié)社,莫嫌頻此扣巖扃。
注釋參考
浮生
語本《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币匀松谑?,虛浮不定,因稱人生為“浮生”。 南朝 宋 鮑照 《答客》詩:“浮生急馳電,物道險(xiǎn)絃絲?!?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詩:“自言行樂朝朝是,豈料浮生漸漸忙?!?明 王錂 《春蕪記·宴賞》:“浮生回首如馳影,能消幾度閒愁悶?!?茅盾 《追求》三:“永別了!如夢的浮生,謎一樣的人生!”
萬慮
(1).反復(fù)思考。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 魏文 下詔,辭義多偉,至於‘作威作?!?,其萬慮之一蔽乎!”
(2).思緒萬端。 唐 韓愈 《感春》詩之四:“數(shù)盃澆腸雖暫醉,皎皎萬慮醒還新?!?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三:“俯仰念物化,萬慮此俱寂?!?/p>
營營
營營 (yíngyíng) 象聲詞 drone;buzz;hum 營營青蠅 奔走鉆營 be busy going everywhere for profits 畢生營營,追求名利 常含貶義禪居
僧人居住之所。指寺院。 隋 江總 《修心賦》:“邇迺野開靈塔,地筑禪居?!?唐 王勃 《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悲梵室之未宏,悼禪居之猶褊?!?宋 蘇軾 《白云居》詩:“禪居何所有,戶牖白云分?!?金 劉仲尹 《西溪牡丹》詩:“我欲禪居浄餘習(xí),湖灘枕石看游魚。”
耳目
耳目 (ěrmù) 耳朵與眼睛;耳聞目睹 listen and see;ear and eye 耳目之明,如是其狹也?!盾髯印ぞ馈?耳目之福非淺 耳目靈光 監(jiān)視人或?yàn)閯e人收集情報(bào)者 one who spies for sb else 使者以從事為耳目?!逗鬂h書·朱浮傳》余靖名句,同黃宰游寶林精舍書佑長老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