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耒《寧子》:
寧子陽愚飽諳事,賈生慟哭漫多愁。
無言天道何須問,畢竟人間春復(fù)秋。
注釋參考
寧子
(1).見“ 寧武子 ”。
(2).見“ 寧戚 ”。
諳事
熟悉事理;懂事。《晉書·刑法志》:“故諳事識(shí)體者,善權(quán)輕重,不以小害大,不以近妨遠(yuǎn)?!?唐 劉禹錫 《酬樂天詠老見示》:“經(jīng)事還諳事,閲人如閲川。”《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huì)》:“貴人聽得,説道:‘是甚么人?好不諳事!’” 周立波 《蓋滿爹》:“ 楠森 年紀(jì)輕,不諳事,對(duì)父親更加放肆,也更橫一些?!?/p>
賈生
指 漢 賈誼 。 漢 桓寬 《鹽鐵論·箴石》:“ 賈生 有言曰:‘懇言則辭淺而不入,深言則逆耳而失指?!?唐 杜甫 《久客》詩:“去國(guó)哀 王粲 ,傷時(shí)哭 賈生 ?!?呂志伊 《過黔楚界喜晴》詩:“既倒狂瀾難遽挽,上書徒抱 賈生 憂?!?/p>
慟哭
[wail;cry one's heart out] 放聲痛哭,號(hào)哭
聽見青年和老人抽泣和慟哭
宮中皆慟哭。——唐· 李朝威《柳毅傳》
捧詔慟哭。——清· 梁?jiǎn)⒊蹲T嗣同傳》
詳細(xì)解釋痛哭。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 彥 見之,抱母慟哭,絶而復(fù)蘇?!?宋 王安石 《嘆息行》:“官驅(qū)羣囚入市門,妻子慟哭白日昏。” 清 吳偉業(yè) 《圓圓曲》:“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十六回:“ 周丑孩 一見父親成了這般光景,一下?lián)溥^去伏在身上,放聲慟哭起來。”
多愁
常憂愁。 唐 戴叔倫 《江上別張歡》詩:“長(zhǎng)醉非關(guān)酒,多愁不為貧?!?宋 王禹偁 《遣興》詩:“百年身世片時(shí)間,況是多愁鬢早斑。”
張耒名句,寧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