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腳遍海內(nèi),久久萬輦轂
出自宋代方回《泝行回溪三十里入婺源縣界》:
軍馬所不到,大山夾長谷。
千載幾離亂,不知有殺戮。
雞犬何晏然,未羨鄠杜曲。
連林望不極,春晚蓊以綠。
其大至如椽,謂之貓頭竹。
苦竹尤清嚴(yán),翠荷森矗矗。
厥上最宜杉,彌嶺亙岡麓。
種杉二十年,兒女婚嫁足。
杉杪以樊圃,杉皮以覆屋。
豬圈及牛柵,無不用杉木。
聯(lián)筏下浙河,善價(jià)不輕鬻。
山高高至天,爇灰藝畬粟。
又有茗荈利,商販給南北。
憂旱不憂潦,脫如歲不熟。
蕨萁與葛粉,槌搗代糜粥。
豈若水鄉(xiāng)人,云貴至售骨肉。
丑陋羞冶容,健壽由寡欲。
定非私此邑,大言夸美俗。
行腳遍海內(nèi),久久萬輦轂。
萬端墮奸欺,往事杯水覆。
曷不歸乎來,于此擅幽獨(dú)。
崎嶇犖確間,數(shù)步一匍匐。
猶勝見貴公,膝行受恥辱。
寒泉洗塵心,怪石醒醉目。
野叟茅廬邊,買鄰愿茲卜。
注釋參考
行腳
(1).謂僧人為尋師求法而游食四方?!豆抛鹚拚Z錄》卷六:“老僧三十年來行腳,未曾置此一問?!?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此桃去此十餘里,道路危險(xiǎn),貧道偶行腳見之,覺異,因掇數(shù)枚?!?金 趙元 《宿少林寺》詩:“箇中有佳處,行腳恨不早?!?明 湯顯祖 《牡丹亭·道覡》:“赴會(huì)的,都要具膳餐飯,行腳的也要老少異糧?!?蘇曼殊 《與高天梅書》:“衲行腳南荒,藥爐為伍,不覺逾歲?!?/p>
(2).引申為行乞。 碧野 《燈籠哨》:“‘今天的行腳好嗎!’‘那里,只在一家人家里要到了幾根爛紅薯!’”
(3).見“ 行腳僧 ”。
(4).行走;行路。 宋 楊萬里 《和文遠(yuǎn)叔行春》詩:“行腳宜晴翠,看云恐夕黃?!?劉白羽 《黑》二:“行腳人全把腳步匆匆扯開,往下趕這兩站路?!?/p>
(5).謂兩腳不停地移動(dòng)。《宋書·顧覬之傳》:“ 覬之 不欲與 殷景仁 久接事,乃辭腳疾自免歸。在家每夜常於牀上行腳,家人竊異之而莫曉其意?!?/p>
海內(nèi)
海內(nèi) (hǎinèi) 古人認(rèn)為我國疆土四面為海所環(huán)抱,因而稱國境以內(nèi)為海內(nèi) within the four seas;throughout the country 海內(nèi)之地?!睹献印ち夯萃跎稀?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啤?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內(nèi)大亂。——《資治通鑒》久久
久久 (jiǔjiǔ) 經(jīng)過相當(dāng)?shù)臅r(shí)間 for a long long time 久久莫相忘。——《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輦轂
(1).皇帝的車輿。代指京城。《三國志·魏志·楊俊傳》:“今境守清靜,無所展其智能,宜還本朝,宣力輦轂,熙帝之載?!?宋 陶穀 《清異錄·白雪姑》:“余在輦轂,至大街,見揭小榜曰: 虞大博 宅失去貓兒,色白,小名‘白雪姑’。” 梁啟超 《俄羅斯革命之影響》:“君后逃,輦轂塞,警察騷,兵士集。”
(2).皇帝的車輿。代指皇帝。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出從華蓋,入侍輦轂。” 康有為 《贈(zèng)陳鎮(zhèn)南編修兄》詩:“虎豹守九關(guān),無自達(dá)輦轂?!?張懷奇 《頤和園詞》:“輦轂倉皇深夜走,郊甸饑民不如狗。”
方回名句,泝行回溪三十里入婺源縣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開采生存模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