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石《禮殿圣賢圖》:
成都名畫窟,所至妙宮墻。
風流五代余,軌躅參隋唐。
其間禮殿晉畫為鼻祖,未數(shù)后來鴻雁行。
畫者果誰歟,或云名收人姓張。
右軍問蜀守,墨帖求縑緗。
乃知前輩人,不受時世妝。
范瓊杜措李懷袞,仙荒佛怪驅(qū)喝雷電筆意窺渺茫。
不若收所畫,上自皮羽之服下至垂衣裳。
盤古眾支派,帝霸皇與王。
君臣分圣賢,有如虎豹龍鳳殊文章。
視之若有見,日月星象空中垂耿光。
聽之如有聞,銜牙玉佩鳴以鏘。
三古以降歷今世,視聽所感猶一堂。
乃知此畫自神品,碌碌余子非所望。
吾道久已屈,二氏爭頡頏。
豈唯牧也見絀余子下,而有公議老我雙鬢蒼。
注釋參考
吾道
我的學說或主張?!墩撜Z·里仁》:“子曰:‘ 參 乎!吾道一以貫之?!?唐 杜甫 《屏跡》詩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學傳二·楊時》:“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書》:“聞 孫逸仙 亦倡是説,竊幸吾道不孤。”
久已
久已 (jiǔyǐ) 早已;早就 long ago 這件事我久已忘卻了二氏
指佛、道兩家。 唐 韓愈 《重答張籍書》:“今夫二氏之所宗而事之者,下乃公卿輔相,吾豈敢昌言排之哉?” 宋 文天祥 《義陽逸叟曾公墓志銘》:“維二氏之蔽於死生兮,小其用於一身。” 清 阮元 《<國朝漢學師承記>序》:“兩 漢 經(jīng)學所以當尊行者,為其去圣賢最近,而二氏之説未起也?!?胡適 《費氏父子的學說》:“山林幽簡之儔行于一室,名曰二氏。 老 氏,其徒靜坐相傳為專養(yǎng)心性。佛氏,其徒靜坐相傳為專悟心性?!?/p>
頡頏
頡頏 (xiéháng) 鳥上下飛 (of bird) fly upward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对姟ぺL·燕燕》 何緣交頸為鴛鴦!期頡頏兮共撬翔?!毒劳ㄑ浴? 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 equally matched 藩夏連輝,頡頑名輩。——《晉書·文苑傳序》 故頡頏以傲世?!稏|方朔畫贊》 浙江才士,二人不相頡頏?!队⒘覀鳌?p>李石名句,禮殿圣賢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10我的仙人掌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