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梅堯臣《和人雪意》:
凍云低重野,遠(yuǎn)樹昏未分。
朝來庭竹上,摵摵霰已聞。
扣門有兵吏,嘉命傳相君。
趨合展熊席,卷幔飄爐熏。
桂漿貯榼美,馬乳薦實蕡。
賓屬兩三人,從容奉評文。
遠(yuǎn)稽先儒言,風(fēng)賦可以群。
密置筆與硯,唯待雪雰雰。
雪既不可待,日暮人半醺。
明朝獲方楮,健思欲凌云。
注釋參考
趨合
投合;應(yīng)和?!豆砉茸印も韬稀罚骸胺糙吅媳斗?,計有適合?;D(zhuǎn)環(huán)屬,各有形勢。反覆相求,因事為制。”
熊席
熊皮坐席?!吨芏Y·春官·司幾筵》:“甸役,則設(shè)熊席?!薄段骶╇s記》卷一:“緑熊席,席毛長二尺餘,人眠而擁毛自蔽,望之不能見,坐則沒膝其中?!?宋 梅堯臣 《和人雪意》:“趨閤展熊席,卷幔飄爐熏。”
爐熏
亦作“ 爐薰 ”。 1.熏香;焚香。 唐 溫庭筠 《南歌子》詞:“嬾拂鴛鴦?wù)?,休縫翡翠裙,羅帳罷爐熏?!?宋 范成大 《寶公祈雨感應(yīng)用陳申公韻賦詩為謝》:“膴原龜坼暮春時,夾路爐薰共禱祠?!?/p>
(2).香爐中的煙。 宋 梅堯臣 《和人雪意》:“趨閤展熊席,卷幔飄爐熏?!?金 元好問 《俳體雪香亭雜詠》之十:“爐薰浥浥帶輕陰,翠竹高梧水殿深。” 元 程鉅夫 《題許仲仁詩卷》詩:“霜清日冷梅花瘦,獨對爐熏看欲癡?!?/p>
鑪薰:即熏爐。用來薰香或取暖的爐子。 三國 魏 徐干 《情詩》:“鑪薰闔不用,鏡匣上塵生?!?宋 黃庭堅 《奉和文潛贈無咎》:“何言談絶倒,茗椀對鑪薰?!?/p>
梅堯臣名句,和人雪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