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fēng)香襲人,乃覺離思嬰
出自宋代梅堯臣《依韻吳正仲廣德路中見寄》:
匆匆車馬鳴,趁此天新晴。
歸逢暮春月,正值氣候清。
久已念行邁,遂往不計程。
吾貧莫具酒,祖席愧群英。
美{炙火換肉}割肥鵝,大觥酌冰瓊。
雖無綠琴奏,尚有青松聲。
日昃君未醉,睠睠愁將行。
視景不可駐,漸向西林傾。
去無兒女悲,慷慨懷抱明。
明當(dāng)發(fā)野館,跨鞍猶宿酲。
故人桃州守,走吏來相迎。
道傍薔薇花,自引蝴蝶輕。
隨風(fēng)香襲人,乃覺離思嬰。
求友彼黃鸝,繞樹啼{左口右幽}嚶。
言會且未涯,返睇還頓驚。
始憶康樂言,賞心良難并。
不見水鴨飛,但起野鴛情。
向來東溪上,相望何盈盈。
揚鞭動悲吟,復(fù)恨隔高城。
高城在何處,春云漭然平。
白醪甕已熟,紫線莼已生。
聊尋父老飲,況是溪魚烹。
注釋參考
隨風(fēng)
(1).卦象名?!兑住べ恪罚骸啊断蟆吩唬弘S風(fēng),《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孔穎達 疏:“隨風(fēng)《巽》者,兩風(fēng)相隨,故曰‘隨風(fēng)’。風(fēng)既相隨,物無不順?!?高亨 注:“本卦是兩《巽》相重,《巽》為風(fēng),然則本卦卦象是風(fēng)與風(fēng)相隨而吹也。按《象傳》又以風(fēng)比君上之教命,隨風(fēng)乃比教命重申?!?/p>
(2).任憑風(fēng)吹而不由自主?!读凶印S帝》:“心凝形釋,骨肉都融,不覺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隨風(fēng)東西,猶木葉干殼。”《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汎淫泛濫,隨風(fēng)澹淡。與波搖蕩,奄薄水渚。” 郭璞 注:“皆鳥任風(fēng)波自縱漂貌也?!?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自志》:“蓋有漏根因,未結(jié)人天之果;而隨風(fēng)蕩墮,竟成藩溷之花?!?/p>
(3).比喻隨俗從眾?!段倪x·楊惲<報孫會宗書>》:“雖雅知 惲 者,猶隨風(fēng)而靡,尚何稱譽之有!” 呂向 注:“言 會宗 猶復(fù)隨口如風(fēng)之靡草,亦何求稱善之譽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自非不待 文王 之豪杰,有不隨風(fēng)草偃哉!風(fēng)之既成,賢君相三紀挽之不足;風(fēng)之將變,一狂士敗之有餘?!?/p>
襲人
侵襲到人;薰人。 唐 盧照鄰 《長安古意》詩:“獨有 南山 桂花發(fā),飛來飛去襲人裾?!?宋 何薳 《春渚紀聞·端溪龍香硯》:“硯深紫色,古斗樣,每貯水磨濡久之,則香氣襲人,如龍腦者。”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於翰林院后堂東 寶善亭 內(nèi)發(fā)出 宋 版《文選》一部,紙墨精好,古香襲人。” 朱自清 《航船中的文明》:“這第一要怪我的近視眼,第二要怪那襲人的暮色?!?/p>
離思
離別后的思緒。 三國 魏 曹植 《九愁賦》:“嗟離思之難忘,心慘毒而含哀?!?宋 周邦彥 《齊天樂》詞:“ 荊 江 留滯最久,故人相望處,離思何限?” 明 李氏 《江樓留別》詩:“西風(fēng) 揚子江 邊柳,落葉不如離思多?!?梁啟超 《奉懷南海先生星加坡兼敦請東渡》詩:“近聞作計又圖南,渺渺離思孰可堪?!?/p>
梅堯臣名句,依韻吳正仲廣德路中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