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普寧《偈頌二十一首》:
諸方此日,安居禁足。
雙林難說,禁足安居。
廚乏聚蠅之糝,廩無隔宿之儲。
策杖遍叩檀度,免我一眾饑虛。
休以蠟人為驗,但愿處處逢渠。
早知今日事,悔不慎當(dāng)初。
注釋參考
策杖
拄杖。也稱杖策。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唐 杜甫 《戲題寄上漢中王》詩之二:“策杖時能出,王門異昔游?!?仇兆鰲 注:“ 慈水 姜氏 曰:杖策者,策杖而行……則古人於杖,雖少年皆用之矣?!?唐 白居易 《殘春晚起伴客笑談》詩:“策杖強行過里巷,引盃閑酌伴親賓?!?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一:“公( 司馬光 )不喜肩輿,山中亦乘馬,路險,策杖以行?!薄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 馮京 ﹞思欲靜坐養(yǎng)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園中。” 清 顧炎武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詩:“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戶?!?/p>
一眾
(1).謂使眾人一致?!豆茏印けā罚骸岸ㄗ趶R,遂男女,官四分,則可以定威德;制法儀,出號令,然后可以一眾治民。”《呂氏春秋·不二》:“有金鼓所以一耳必(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眾也。”
(2).一種;一樣。 句道興 本《搜神記》:“ 信 即煩惱,語其妻曰:‘卿識我語聲否?’妻曰:‘語聲一眾,有何異也?’”
(3).眾人;全體。 宋 贊寧 《宋高僧傳·釋宗季》:“初 季 講次,遇一異人,作胡語問西域未來之經(jīng)論,一眾驚然?!?明 何景明 《鄉(xiāng)射禮直節(jié)序例》:“夫射也者,禁肆、制躁、履序,蹈和一眾,心貫萬事者也?!薄短煊昊ā返谝换兀骸暗酪槐娧经h(huán)都丑陋,只有奴奴貌出群?!?沉從文 《會明》:“ 會明 也懂到這個意思了,就說:‘這是連上一眾所有的?!野涯持恍‰u屬于某一個人一一指點給那鄉(xiāng)下人看。”
饑虛
(1).猶饑荒。飢,通“ 饑 ”。《后漢書·左雄傳》:“今 青州 飢虛,盜賊未息,民有乏絶,上求稟貸?!?/p>
(2).謂腹中空虛而飢餓。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寒無氈被,抱犬而臥,犬亦飢虛,起行盜食。”
腹中空虛而飢餓。饑,通“ 飢 ”。喻指殷切期待,如飢似渴。《三國志·魏志·邴原傳》“ 太祖 征 吳 , 原 從行,卒” 裴松之 注引 晉 杜篤 《邴原別傳》:“賢者誠難測度!孤謂君將不能來,而遠(yuǎn)自屈,誠副饑虛之心。”
釋普寧名句,偈頌二十一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