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隨駐輦,天步接乘杯
出自唐代鄭愔《奉和幸三會寺應(yīng)制》:
鳥籀遺新閣,龍旂訪古臺。
造書臣頡往,觀跡帝羲來。
睿覽山川匝,宸心宇宙該。
梵音隨駐輦,天步接乘杯。
舊苑經(jīng)寒露,殘池問劫灰。
散花將捧日,俱喜圣慈開。
注釋參考
梵音
(1).梵唄。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經(jīng)師論》:“詠經(jīng)則稱為轉(zhuǎn)讀,歌讚則號為梵音?!?唐 宋之問 《奉和幸三會寺應(yīng)制》:“梵音迎漏徹,空樂倚云懸?!?明 何景明 《再至寺》詩:“古壁棲金象,花宮出梵音?!?清 袁于令 《西樓記·捐姬》:“聽松風梵音,偶來蕭寺,看他疏寫千張紙?!?李涵秋 《廣陵潮》第六七回:“一面命小和尚替太太們點齊香燭,請大家拜佛。霎時鐃鈸叮當,梵音高唱?!?/p>
(2).佛教謂大梵天王所出的音聲。亦指佛、菩薩的音聲?!斗ㄔ分榱帧肪硭木牛骸昂蔚葹槲澹阂徽咂湟粽保咂湟艉脱?,三者其音清徹,四者其音深滿,五者周徧遠聞。具此五者,乃名梵音。”《三藏法數(shù)》卷三二:“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聲,而有五種清凈之音也。”
(3).猶梵語。亦泛指 印度 的語言。 唐 黃滔 《靈山塑北方毗沙門天王碑》:“夫 毗沙門 ,梵音, 唐 言多聞也。” 五代 齊己 《贈念<法華經(jīng)>僧》詩:“更堪誦入陀羅尼, 唐 音梵音相雜時。”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韻》:“華音論讀,必以一音為一讀;梵音論諷,雖一音,而一音之中,自有抑揚高下。” 郭沫若 《文藝論集·太戈爾來華的我見》:“我雖然不曾躬聆他的梵音,但是我在印刷物上看見過他《從印度帶去的使命》?!?/p>
駐輦
謂帝王出行,途中停車?!缎绿茣ち珯?quán)傳》:“ 公權(quán) 從幸 未央宮 ,帝駐輦曰:‘朕有一喜。’”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 裕陵 幸尚書省,駐輦環(huán)視久之?!币嘀傅弁醭鲅玻A裟车??!短煊昊ā返谑寤兀骸盎书L子駐輦 山東 ?!?/p>
天步
(1).天之行步。指時運、國運等?!对姟ば⊙拧ぐ兹A》:“天步艱難,之子不猶。” 朱熹 集傳:“步,行也。天步,猶言時運也?!?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陽消陰息,故天步屯蹇;否剝成象,豈足多譏?” 唐 李邕 《大唐贈歙州刺史葉公神道碑》:“天步未亨,人事將殆。” 宋 司馬光 《言郭昭選札子》:“國初草創(chuàng),天步尚艱?!?清 陳夢雷 《抒哀賦》:“嗟天步之踖躩兮,長蛇洊其肆虐?!?龐樹柏 《朱舜水祠落成征題敬賦》詩:“迍邅天步遘陽九, 朱明 痛失皇綱紐。”
(2).謂天體星象的運轉(zhuǎn)。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匝日域以迴騖,窮天步而高尋。” 唐 王勃 《馴鳶賦》:“神周天步,鬱霄漢之(弘)圖?!?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公仰能窺天步,俯能測海鏡,藝能善輥彈,聰能審律呂。”
乘杯
謂乘坐木杯渡水。 南朝 梁 惠皎 《高僧傳·神異下·杯度》:“ 杯度 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而為目。”后泛指乘船。 唐 楊炯 《送并州旻上人》詩序:“水上乘杯,更似神仙之別。” 唐 李白 《贈僧崖公》詩:“何日更攜手,乘杯向 蓬 瀛 ?” 清 趙翼 《題王摩詰渡水羅漢圖》詩:“乘杯過河駛往還,踏蘆渡江狎澔涆?!?/p>
鄭愔名句,奉和幸三會寺應(yīng)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