鏘洋純繹,于論鼓鐘
出自宋代真宗《崇恩太后升袝十四首》:
鏘洋純繹,于論鼓鐘。
周旋陟降,齋莊肅容。
維疊毀旨,維籩伊豈。
歌入以雍,介福來崇。
注釋參考
鏘洋
亦作“ 鏘羊 ”。1.德音,美好的名聲?!段倪x·王儉<褚淵碑文>》:“怊悵餘徽,鏘洋遺烈?!?劉良 注:“鏘洋,德音也?!?王闿運 《常公神道碑》:“鏘洋遺烈,悽愴圖徽?!?/p>
(2).金玉碰擊發(fā)聲。 唐 魏徵 《奉和正日臨朝應(yīng)詔》:“鏘洋鳴玉佩,灼爍耀金蟬?!?宋 王禹偁 《繳連壽寧節(jié)功德疏表》:“鐘梵鏘洋于四水,香花煥耀于六街?!?/p>
(3).泛指發(fā)出美好的樂聲。 唐 薛元超 《奉和同太子監(jiān)守違戀》:“欲應(yīng)重輪曲,鏘洋韻《九韶》?!?/p>
(4).喻指文辭華麗,韻律優(yōu)美。 金一 《文學(xué)上之美術(shù)觀》:“質(zhì)實者忌其野,鏘洋者防其淫?!?/p>
(5).廣大、盛多貌。 唐 黃滔 《御試良弓獻問賦》:“今吾皇播聲教以鏘洋,濬恩波而浩汗。” 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海內(nèi)之士,懷觚握槧之倫,介景者鏘羊,祝延者漎萃。”
鼓鐘
見“ 鼓鐘 ”。
亦作“ 鼓鐘 ”。1.敲鐘?!对姟ば⊙拧す逆R》:“鼓鐘將將, 淮水 湯湯,憂心且傷。”
(2).鼓與鐘。《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雷鳴之聲,可以鼓鐘寫也?!?唐 鮑溶 《聞國家將行封禪聊抒臣情》詩:“山知槱柞新煙火,臣望簫韶舊鼓鐘。” 宋 蘇軾 《大別方丈銘》:“我作銘詩,相其木魚,與其鼓鐘?!?/p>
(3).山名。《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東三百里,曰 鼓鐘之山 , 帝臺 之所以觴百神也?!?郭璞 注:“舉觴燕會,則於此山,因名為 鼓鐘 也。”
(4).古代掌管鼓鐘的官吏。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駁<實庵字說>》:“又請看《大克鼎》吧,所錫的不是有‘史,小臣,霝,龠,鼓鐘’嗎?霝就是靈,也就是巫。龠是籥師。鼓鐘是司鼓鐘的官。因為這三者都和史與小臣并列,故知必是同類。這是金文上以‘巫史吏職’為錫品的例子。”
真宗名句,崇恩太后升袝十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