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處重看花滿面,尊前還有錦纏頭。
出自唐朝杜甫《春日戲題惱郝使君兄》
使君意氣凌青霄,憶昨歡娛常見招。細馬時鳴金騕褭,
佳人屢出董嬌饒。東流江水西飛燕,可惜春光不相見。
愿攜王趙兩紅顏,再騁肌膚如素練。通泉百里近梓州,
請公一來開我愁。舞處重看花滿面,尊前還有錦纏頭。
注釋參考
看花
唐 時舉進士及第者有在 長安 城中看花的風俗。 唐 劉禹錫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宋 錢易 《南部新書》甲:“ 施肩吾 與 趙嘏 同年不睦, 嘏 舊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愿借酒杯,預(yù)賀看花之喜。”
滿面
[have one's face covered with] 整個面部
滿面笑容
尊前
(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唐 馬戴 《贈友人邊游回》詩:“尊前語盡北風起,秋色蕭條胡雁來?!?南唐 李煜 《虞美人》詞:“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宋 晏幾道 《滿庭芳》詞:“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風?!?明 陳所聞 《初春看晴雪》曲:“喜尊前花萼相輝,聽曲里陽春同調(diào)。”
(2).尊長之前。書信中的敬詞。《西游記》第八九回:“我看他帖子上寫著‘……右啟,祖翁 九靈元圣 老大人尊前’?!?/p>
錦纏頭
古代歌舞藝人演畢,客以羅錦為贈,置之頭上,謂之“錦纏頭”。后又作為贈送女妓財物的通稱。 唐 杜甫 《即事》詩:“笑時花近眼,舞罷錦纏頭?!?明 沉自徵 《鞭歌妓》:“惱得我髮衝冠三尺劍生花,休想錦纏頭一曲春無價。”亦省稱“ 錦纏 ”。 元 蘭楚芳 《粉蝶兒》套曲:“初來時爭著與他錦纏,則為他那歌謳宛轉(zhuǎn)?!?/p>
杜甫名句,春日戲題惱郝使君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