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史君實《贈尼還俗》:
脫卻霞裾著繡裾,仙凡從此路岐分。
蛾眉再盡再當時月,蟬鬢重梳舊日云。
玉貌緩將鶯鏡照,錦衣兼把麝香薰。
屏直乍得蕭郎愛,更沒心情憶我君。
注釋參考
脫卻
脫掉。 唐 王建 《從軍后答山友》詩:“愛仙無藥住溪貧,脫卻山衣事 漢 臣。”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我脫卻伊緑衫,便與紫著?!?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上大人》:“脫卻著肉汗衫。”
霞裾
(1).猶霞衣。指仙人的衣裾。 宋 蘇軾 《次韻韶倅李通直》之二:“待我丹成馭風去,借君瓊珮與霞裾。”《宋史·樂志十五》:“鳳簫鸞翣,西指 昭陵 去,舊賞蟠桃熟,又見漲???,應共靈真母,曳霞裾?!?/p>
(2).借指隱逸出世之人。 元 黃溍 《次韻答陳君兼采簡一二同志》之一:“唯應耕釣者,縹緲識霞裾?!?/p>
仙凡
(1).仙境與人間。 元 劉因 《游天城》詩:“天設限仙凡,云生失昏曉?!?/p>
(2).謂仙人與凡人。 明 朱有燉 《風月牡丹仙》第三折:“秀才,你讀書人,豈不知幽冥之理,仙凡之道,不可如此!”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六朝小說和唐代傳奇文有怎樣的區(qū)別》:“那時還相信神仙和鬼神,并不以為虛造,所以所記雖有仙凡和幽明之殊,卻都是史的一類?!?/p>
(3).借喻皇宮內(nèi)苑與宮外。 宋 王辟之 《澠水燕談錄·歌詠》:“ 楊文公 初為光祿丞, 太宗 頗愛其才。一日,后苑賞花宴詞臣,公不得預,以詩貽諸館閣曰:‘聞戴宮花滿鬢紅 上林 絲筦待重瞳, 蓬萊 咫尺無因到,始信仙凡迥不同?!?/p>
(4).比喻朝廷與地方。 宋 蘇軾 《贈人》詩:“別后休論信息疎,仙凡自古亦殊途……誰憐澤畔行吟者,目斷 長安 貌欲枯?!?馮應榴 注:“其人由官 荊 楚 而內(nèi)召入 汴 者?!?/p>
從此
從此 (cóngcǐ) 從那個時候起 from this time on 王大伯從此負擔更重了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thenceforward路岐
亦作“ 路歧 ”。1.歧路;岔道?!冻鯇W記》卷十六引 晉 王廙 《笙賦》:“發(fā)千里之長思,詠別鶴於路歧?!?唐 劉駕 《相和歌辭·賈客詞》:“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一》:“將今夜伺之於路歧,與決生死?!?/p>
(2).指路歧人。 宋 無名氏 《錯立身》戲文第一出:“為路岐,戀佳人,金珠使盡沒分文?!?元 無名氏 《藍采和》第一折:“俺路歧每怎敢自專,這的是才人書會剗新編。”《平妖傳》第三一回:“眾位在上!媳婦不是路岐,也不會賣藥打卦。”參見“ 路岐人 ”。
史君實名句,贈尼還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招標時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