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談成絕嘆,狂態(tài)亦悲歌
出自宋代趙蕃《呈唐德輿兼寄呈可久三首》:
前歲長安雪,從公飲屢過。
放談成絕嘆,狂態(tài)亦悲歌。
我仕魚緣竹,公行漩繞渦。
相逢雖足慰,相別奈愁何。
注釋參考
放談
信口談論;縱情談論。《三國志·蜀志·孟光傳》:“ 光 解 正 慎宜,不為放談?!?夏衍 《改編<復活>后記》:“我有了和闊別多年的友人們放談的機會?!?/p>
狂態(tài)
(1).狂放的態(tài)度;輕狂的姿態(tài)。 宋 陸游 《福建到任謝表》:“念臣流落有年,尚未除於狂態(tài)。”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為師者問志於羣弟子,三子皆整頓以對,至於 曾點 飄飄然不看那三子在眼,自去鼓起瑟來,何等狂態(tài)?!?清 方文 《擊缶行留別韓子任》詩:“纖腰宛轉(zhuǎn)似無力,狂態(tài)拖沓疑有情。”
(2).瘋癲的樣子?!都t樓夢》第五七回:“﹝ 湘云 ﹞便將他病中狂態(tài)形容給他瞧,引的 寳玉 自己伏枕而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