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傅察《芝堂》:
弘度負(fù)土忘晨夕,空腸未忍進(jìn)一溢。
伯會隆冬不衣帛,野火燎原天雨澤。
當(dāng)時廬側(cè)產(chǎn)靈芝,盛事至今光史冊。
王家兄弟皆英豪,藉藉聲華若連璧。
高文奧學(xué)仍馀事,一門躬行如萬石。
孝思他日徹蒼旻,血淚垂頤灑枯柏。
誰云草木但有生,始信幽明本無隔。
煌煌三秀發(fā)坤祥,大小高低紫與白。
縉紳駭嘆絕前聞,老稚提攜溢阡陌。
爭言圖寫獻(xiàn)修門,坐見恩榮來路繹。
公獨(dú)掩耳更悲啼,吾忍貨名於窀穸。
豈如采摘付兒童,大勝籯金滿千鎰。
方當(dāng)孝治軼唐虞,八行求賢常側(cè)席。
公雖韞匵畏人知,定有新詩振寄跡。
注釋參考
韞匵
亦作“ 韞櫝 ”。1.藏在柜子里;珍藏,收藏?!墩撜Z·子罕》:“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 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韞,藏也;匵,匱也,謂藏諸匱中。沽,賣也。得善賈寧肯賣之邪。” 邢昺 疏:“此章言 孔子 藏德待用也……言人有美玉於此,藏在匵中而藏之,若求得善貴之賈寧肯賣之邪。” 漢 陳琳 《答東阿王箋》:“載歡載笑,欲罷不能,謹(jǐn)韞櫝玩耽,以為吟頌。” 唐 李德裕 《通犀帶賦》:“析以為帶,加之盛服,御之則祔身,褫之則韞櫝?!?廖仲愷 《致jiang{1-1}介{1~1}石函》:“兄作戰(zhàn)計(jì)劃原稿,乃遭回祿,此弟所引為至憾者。日記一冊,弟當(dāng)韞櫝藏之,斷不會再失也?!?/p>
(2).比喻懷才珍藏,待價而沽。《剪燈新話·聯(lián)芳樓記》:“久處閨闈,粗通經(jīng)史,非不知鉆穴之可丑,韞櫝之可佳也?!?清 顧炎武 《又與公肅甥書》:“世有 孟子 ,或以之勸 齊 梁 ,我則終於韞匵而已。”
(3).懷藏;包藏。 漢 蔡邕 《釋誨》:“覃思典籍,韞櫝六經(jīng),安貧樂賤,與世無營?!?晉 左思 《吳都賦》:“伊茲都之函弘,傾神州而韞櫝?!?/p>
新詩
(1).新的詩作。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良朋貽新詩,示我以游娛?!?唐 杜甫 《解悶》詩之七:“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 清 黃遵憲 《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lǐng)事留別日本諸君子》詩:“海外偏留文字緣,新詩脫口每爭傳?!?/p>
(2).指“五四”以來的白話詩。 mao{1~1}澤{1*1}東 《關(guān)于詩的一封信》:“詩當(dāng)然應(yīng)以新詩為主體?!?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寫新詩,我填舊詞,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p>
寄跡
寄跡 (jìjì) 在外鄉(xiāng)停留或暫住 stay;sojourn temporarily 寄跡桂林傅察名句,芝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